这种媒介融合下新技术、新视角的新闻形态,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归为数据新闻的一种类型。
在东航飞机失事报道中,“卫星新闻”又一次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央视新闻曾发布报道《卫星影像图看坠机现场前后对比》,利用卫星地图技术,通过对真实的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比较,将其前后变化进行清晰呈现。
这不是“卫星新闻”的第一次应用实践。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社推出“60万米高空看中国”主题系列卫星新闻共34篇;年配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推出“卫星发现一个信号”系列卫星新闻5篇。系列报道分别获得总浏览量超40亿次和10亿次,不仅在新媒体平台刷屏,还被其他主流媒体,以及财经、航天等行业媒体突出采用。这种媒介融合新技术、新视角的新闻形态刚一出现,就引发了学界业界的探讨。
60万米高空看中国:北京篇
卫星发现一个信号:中国正在亮起来
对于卫星新闻,目前无论业界或学界都还未对这一概念梳理界定,自“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一经推出,卫星新闻这个琅琅上口的名称就随之而来,其强烈的口语化特征更适合记忆。根据卫星新闻的特点,我们发现卫星新闻主要是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的强大冲击力,通过卫星大数据深度挖掘和分析,进而以可视化技术呈现独家发现的一系列重要信息,以获得更好的新闻表现力。从核心技术的角度看,卫星新闻与卫星遥感技术紧密相关。这里涉及两个核心概念,一是遥感(remotesensing),另一个概念就是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
也就是说,遥感技术中的重点部分,即信息获取是通过传感器来实现的。传感器在新闻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较普遍的新闻实践,对传感器新闻的界定也早已有之,传感器新闻是“在互联网逻辑支撑下,依靠大数据形成的非独立的新闻报道类型,是依托传感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来抓取数据,可供新闻媒体进行新闻内容制作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应用于新闻报道的传感器或传感器系统已经十分多样,诸如遥感卫星、GPS系统、具有传感功能的智能手机、可穿戴传感设备、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各种类型专门用途传感设备等。在新闻实践中,传感器新闻是以技术接收标准来进行定义的,亦有学者从信息处理的内涵与机制上将其归属为数据新闻。
这种新闻在国外已有实践,如美国“公民新闻”网站利用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卫星遥感系统,以可视化数据新闻形式报道年至年期间路易斯安那州的水土流失和海岸萎缩状况。本文将从新闻叙事重构及时空感再造两个方面对这一新闻形态展开探讨。
卫星新闻的叙事重构表面上看,卫星新闻似乎不具备书面语言叙述的文本,大多是一镜到底的视觉文本,并不具备明显的叙事学特征。但德国学者莫妮卡·弗卢德尼克认为,叙事是读者的体验表征,“叙事性”是读者的文本体验赋予文本的特性,新闻叙事的本质在于“将事实转变为吸引人的故事。总之,新闻叙事是再现真实的、具有时间序列和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系列”。从卫星新闻来看,它能将长时间序列中的具有因果关系的重大事件,转变为可视化的故事,有其独特的新闻叙事表达,它满足叙事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序列,二是有开端、发展、结尾的整体结构。
因此,我们认为卫星新闻中仍然有叙事,叙事就是叙述故事,既包括叙,也包括事。故事由一系列事件组成,事件是某一状态的变化与转化,因此故事是有起承转合的。而叙事中的叙,就是如何讲好故事,呈现变化的方式与手段。本文将从叙和事两方面对卫星新闻的新闻叙事进行分析。
(一)叙事内容
宏大的叙事主题
年新华社推出的“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作品中,34篇卫星新闻是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年“卫星发现一个信号”系列作品,是配合疫情防控下复工复产的主题进行策划与制作的;而在武汉解封、浦东30年等重大社会事件中,又分别推出《世所罕见》《卫星见证,浦东30年》等作品。年10月1日,新华社提前策划,调用国内4家科研机构11颗卫星拍摄了3张长安街全画幅阅兵长图和1段10秒的视频,刊发后引起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