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卫星观测由于具备空间覆盖广、对同一地区进行时间序列上重复观测的特点,为拓展陆气间能量、水、碳通量交换的地面观测试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替代方法。欧洲航天局(ESA)发射的土壤水分和海洋盐度观测卫星(SMOS)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土壤水分主被动观测卫星(SMAP)是当前专门提供全球日尺度时间分辨率和粗空间分辨率土壤水分产品的卫星任务。光学和热红外传感器,例如MODIS和Sentinel-3,能够为估算陆气间湍流通量如感热、潜热(蒸散发)和CO2通量提供所需数据。通过将卫星观测与真实的地表状况联系起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和反演产品监测、模拟和管理地球环境。
《遥感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三极观测与大数据中心李新研究员为大家邀请到来自荷兰特文特大学的苏中波教授,带来题为“陆气交换过程的卫星遥感观测”的报告,介绍近期工作的主要进展。
主讲专家苏中波,教授,荷兰特文特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球观测学院(ITC)空间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系主任,是陆气相互作用和水循环地球观测领域的著名专家。曾担任国际对地观测组织(GEO)的荷兰代表,欧洲航天局(ESA)地球科学咨询委员会(ESAC)成员,EarthExplorer-8卫星任务筛选陆地组主席,EOEP-3计划(-)科学评估小组成员。近年来,主要担任欧盟-欧空局哥白尼L波段SAR卫星任务咨询小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GEWEX科学指导小组和COSPAR能力建设小组成员。
研究兴趣包括:1)陆面过程和陆气相互作用的遥感观测和数值模拟;2)服务气候变化的关键变量的数据集;3)全球水循环观测;4)湍流通量和蒸散发的反演方法;5)辐射传输,光合作用和地表通量的数值模拟;6)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7)地球系统模型中非饱和带能量、质量和动量过程的综合模拟;8)微波辐射传输模拟和土壤水分反演。
主持人
李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在流域集成研究、陆面数据同化、冰冻圈遥感与信息系统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科研成绩,包括领导实施了“黑河遥感试验”(-),发展了我国大尺度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及高分辨率的流域尺度陆面水文数据同化系统,在非线性滤波算法、多源遥感数据同化等方面取得了领先成果。
已发表学术论文余篇(SCI收录+),论文总引用15,+(SCI引用+)。
互动嘉宾
马耀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边界层观测及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曾负责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近20项,同时是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全球能量水循环亚洲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GAME/Tibet)和“全球协调加强计划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CAMP/Tibet)的中方两个总协调人之一。领导的“青藏高原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在条件十分艰苦的青藏高原建立了十余个多圈层多过程综合观测研究站及二十多个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观测站点,取得了大量的实地观测资料。
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86篇),并出版英文专著1部。
郑东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青年俊才项目择优资助(年)。在青藏高原土壤冻融模式模拟与微波遥感的改进与集成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包括负责在黄河源区玛曲地区建立了青藏高原首个长时序的地基主被动微波遥感观测平台,发展了多频率、主被动一体化的陆面-微波辐射传输耦合模型,揭示了L波段微波辐射计的可感深度。已发表学术论文39篇,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6篇。
报告题目陆气交换过程的卫星遥感观测
报告简介报告将介绍近期围绕上述主题开展的3个工作:
独立基于卫星观测发展的全球蒸散发数据集;
水-能量-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耦合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陆气间能量、水、碳通量交换过程对光学和热红外卫星观测信号的影响;
开展的地基主被动微波遥感观测试验,并用于验证微波遥感卫星观测和反演产品、微波辐射传输机理假设、陆面模式和再分析产品,以及反演土壤性质和量化陆气间能量、水、碳通量的交换。
直播时间年4月9日(周五)
北京时间16:00-18:00
直播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