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市场 >> 正文 >> 正文

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中国气象数据网

来源:遥感 时间:2023/2/16

青藏高原

湖水越来越清

植被越来越多

青藏高原

作为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对我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安全都具有重要影响。

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正式启动。根据计划,本次科考包括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等十大科考任务,将持续5至10年。

如今,时间已过去3年多,科考进展如何,有哪些重要发现,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湖水越来越清,诸多区域湖泊面积扩张明显

在对可可西里区域湖泊的深入考察过程中,队员们发现近些年来该区域的湖泊面积明显扩张,水量增加,多数湖泊扩张20%以上。其中,永红—西金乌兰湖扩张最为明显,面积由第一次科考时的.1平方公里,扩张到平方公里,增大了近一半。随着面积的扩张,不少湖泊盐度随之下降。

色林湖

“对于整个青藏高原来讲,降水增加是年至年高原湖泊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羌塘东部和可可西里地区,降水的贡献超过70%。”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朱立平说。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以来,朱立平团队已获取70多个湖泊超过2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实测资料。“去年底,基于之前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采集的多个湖面水质及反射光谱数据,利用遥感大数据云数据处理平台,我们分析发现,年至年期间,青藏高原大于50平方公里的个湖泊透明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得越来越清澈。”朱立平说。

高原整体暖湿化,植被增多,生态系统总体趋好

今年1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汪涛及合作者利用科考观测数据,绘制出包括长江和黄河等在内的主要河流上游人均水资源量分布图,他们发现,在全球升温情景下,青藏高原将持续变湿,供水增加,“这意味着,长江、黄河上游流域人均可用水量增加。”汪涛说。

年以来,青藏高原以全球两倍的升温速率变暖,在异常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总体变湿,但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季风区降水减少和西风区降水增加。高原整体暖湿化,令植被增多,空气湿润,生态系统总体趋好。在此次科考中,科考队员们就发现,阿里地区河流、湿地周边明显绿意增多,在公路以及湖泊周围随处可见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等野生动物。

但与此同时,暖湿化也使得冰川退化和冻土面积缩小,灾害风险进一步增加。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目前我国冰川整体退缩,冰川稳定性降低。

在米处的珠峰大本营区域,原本被厚厚冰层覆盖的地方,如今已是满地的碎石片。冰川逐年萎缩。

“河湖源”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队队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邬光剑说:“冰川内部温度快速升高,流动性增强,与此同时,冰面融水渗透到冰川内部,改变了冰内相态结构,加剧了冰川的不稳定性。”

年7月和9月,阿里阿汝地区先后发生两次冰崩事件,造成人员死亡。年我国藏东南地区发生色东普冰崩,导致堵江、堰塞湖及溃决洪水等连锁过程,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为了应对冰川变化和灾害风险,科考队针对冰川开展了多项考察研究。通过对冰芯和湖芯的研究,分析这一地区过去几百年的气候环境变化,为冰崩现象的研究提供新线索。目前,科考队已建立中国冰川强化监测网络,利用卫星、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近50条冰川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的冰川运动监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