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市场 >> 正文 >> 正文

一坡一岭,护好美丽中国鲜明底色

来源:遥感 时间:2023/2/15

梯田层层绕山腰,五谷瓜果栽满沟,陕西省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昔日荒山换新颜。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山上植树种草,沟坝种粮栽果,始终守好青山,不断换来金山!”

高西沟村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几十年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达到70%,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高西沟村考察调研,听到乡亲们讲起村里的变化,总书记赞叹道:“绿水青山是可以变成金山银山的,你们用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对的,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推动的一条路。”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

治理道道沟壑,染绿条条山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坡耕地众多的长江上中游,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从“有水存不住”的西南石漠化片区,再到侵蚀沟严重的东北黑土区,兴修梯田、打坝淤地、固沟保土、恢复植被,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

一坡一岭,久久为功。水利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实现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强度由高到低的历史性转变,水土流失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的.03万平方公里减少到年的.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下降了10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山青了、水绿了,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色愈发鲜明。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昔日‘光头山’,如今‘花果山’。”福建省长汀县三洲村丰盈美丽生态农场负责人沈树朝感叹,依靠特色林果产业,去年农场销售收入超过了万元。

“绿染荒山,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怀。”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岳辉说。习近平同志先后5次赴长汀调研,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导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30多年来,长汀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实现了从浊水光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嬗变。

生态问题,考验的正是历史的眼光。对祖国的山川河湖、一草一木,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情怀。早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地上,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同志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在福建任职期间,他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战略构想,在那个“生态建设”还是新名词的年代,绿色种子悄然扎根东南沿海。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水土流失问题念兹在兹。针对水少沙多的黄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推进流域综合治理。”针对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长江,总书记指出,“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针对山多土瘠的贵州,总书记叮嘱,“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共识共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治理水土流失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随着广袤的沙漠出现绿洲,濯濯童山披上锦裳,茸茸新绿生长绵延,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养山,山才养人。”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白驹村村民胡寿荣感叹,“以前斧头伸向山,山越秃人越穷。如今种了上千亩脐橙,山绿了,日子也火了。”

曾被称为“红色沙漠”的赣州,向水土流失宣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施蓄水保土、植树增绿,从“向山要树”变成“爱山护林”,“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多平方公里。

山水蝶变,折射发展理念之变。各地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保护优先,全面治理,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

强化生态修复,助力座座荒山换新颜。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陕西省志丹县沟岔纵横,一道道淤地坝拔地而起,“淤地坝既能拦沙蓄水,又能种树种粮,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少了。”县水土保持工作队队长马世壮介绍。目前陕西省累计建成淤地坝3.4万座,拦泥58亿吨,年可增产粮食3亿公斤。

黄土高原是最早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的地区之一。各地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打坝修田、整沟治地、恢复植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从78.3%降低到36.79%,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0余个百分点,主色调已由“黄”变“绿”。

荒山披绿、浊水变清,这样的生态治理传奇,在中华大地不断演绎。水利部数据显示,全国经过重点治理的区域,控制土壤流失90%以上,植被覆盖率提高30%以上。

保生态富口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鹤峰县九连山,叠翠云涌。下坪乡石堡村村民从“砍树人”变成“种树人”,依托青钱柳、红枫等经济林,实现“种+游”全产业链发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目前全国水土保持措施年保持土壤能力超过18亿吨。赣南脐橙、定西土豆、陕北苹果……重点治理区发展了一大批水土保持特色产业,超过万人从中受益。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不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坚持系统治理、科学治理,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符合自然规律的水保之路

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山水相连,林草相伴,田土相依,千头万绪,何处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坚持系统治理、科学治理,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保水土、保安全、保生态,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符合自然规律的水土流失治理之路。

综合施策,多措并举解难题。

曾经的山东省五莲县,山是光板山,田是“三跑田”,治理水土流失是“硬骨头”。破板岩、填新土、建水源,五莲打响治山治水攻坚战。“源头在治山,重点是增绿,关键要蓄水。”县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陈洪刚说,县里科学种植乔灌草,建起多处小型水利设施,让78万多亩林海染绿群山。

长期实践探索,我国形成了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植物、耕作措施相结合,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

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治顽疾。

“80多台套农机全程帮忙,一天就能作业多亩。”黑龙江省青冈县沃土丰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多亩玉米喜获丰收,理事长仲维华坦言,“过去雨水冲刷黑土,大沟连小沟。侵蚀沟治理后,黑土肥,地块平,农机撒欢跑。”

“根据自然条件、成因表征等,我国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为8种,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曹文洪介绍。目前,黄土高原、京津冀、东北黑土区、西南石漠化地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以防为主,坚决守住生态红线。

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多亩柑橘林采用绿色种植,泥沙不下山,咱也为守好‘大水缸’出把力。”湖北省丹江口市水之源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杰说。“管住斧头,护住山头,守好源头”,去年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面积比上年减少1.29%。

保护水土资源,各地区各部门出台有力举措,守护好重要水源地、大江大河源头、水蚀风蚀交错区等重点区域。年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同比减少0.6%至1.34%。

坚持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生态支撑

治理水土流失,离不开制度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水土保持法实施30年来,各省(区、市)相继颁布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或条例,形成了一套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协调、以水土保持法为核心、系统完备的水土保持监管制度体系,推动水土保持工作走上了全面依法防治轨道。

制度更严格,坚决对违法违规项目说不。

一场场执法行动、一张张整改通知、一份份责任清单……黄河流域开展专项整治,一年查处个违法违规项目,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门督促指导33万个生产建设项目实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减少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

监管更有力,“天空地人”一体化覆盖。

施工现场,尘土飞扬,无人机稳稳起飞,画面清晰显示在手机屏幕上。“从靠人看到靠遥感,从凭经验到靠大数据,单个项目查处仅需30分钟。”浙江省新昌县水利水电局水土保持服务站站长赵勇介绍。

新技术赋能,提高水土保持监管效率。目前水利部门初步建立起“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控+手机APP”的监管技术网,实现了“天空地人”立体化监管。

责任更到位,一任接着一任干。

在距毛乌素沙漠不足公里的山西省右玉县,70多年来,21任县委书记坚持不懈造林,筑起绿色屏障,守护一方水土,水土流失治理度由原来不足0.3%提高到年底的63.63%。

地处西海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改造梯田,水土流失治理度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了76.3%,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了27.5%。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各地区各部门层层压实责任,全力治理水土流失,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凝聚起治山治水的强大合力。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锚定目标,接续奋斗,依法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努力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守护锦绣大地,共筑美好家园。让我们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开展水土保持,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生态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