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介绍 >> 正文 >> 正文

气候变化考验遗产保护工作

来源:遥感 时间:2023/2/17
白癜风的危害是什么 http://m.39.net/pf/a_4591208.html

4月18日,年国际古迹遗址日“遗产与气候”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的国际趋势与国内遗产保护对策、遗产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管理策略等话题展开研讨交流。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挑战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下的世界遗产与旅游业》报告提出,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世界遗产的重要因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表示,许多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正因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变化、气象灾害、严重干旱而面临重大威胁。—年,海洋热浪导致澳大利亚大堡礁一半以上的珊瑚死亡;年,日本寺山炭窑遗址被洪水冲毁,意大利威尼斯也遭遇严重水灾。由此可见,妥善应对灾难性气候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挑战,包括对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研究员王心源看来,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表现为风化剥蚀、沉积掩埋、冻融撑裂、地下水侵蚀、盐碱起壳等缓慢影响及极端天气引发的洪灾、火灾等急剧影响;间接影响则是气候变暖驱动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而这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侵扰。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行动。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郑军介绍,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制定了一个基本框架;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气候变化工作组,并在此后举办了一系列旨在普及气候变化背景下遗产保护知识的学术活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气候变化问题行动战略》,这一文件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年度会议通过了“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行动”—三年科学计划,以期完善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遗产保护工作体系。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灾害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文化遗产安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推进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遗产保护工作成为摆在遗产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广大文化遗产工作者要在文物保护工程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受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影响,河南处不可移动文物遭到破坏,其中土遗址的损毁尤为严重。为此,河南博物院研究员杜启明建议,土遗址保护要立足气候大周期变化,根据遗址所属不同的气候区编制不同的保护指导意见;以“形态可辨,构造稳定,排水科学”为土遗址保护工程设计基本目标,提高土遗址抵御极端天气灾害的能力。

  年10月以来,持续强降雨导致山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受灾。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对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提出六点思考:一是按文物受损情况分为全面维修、局部抢险、保养维护三类推进后续保护工作;二是根据文物受损程度灵活处置维修的先后顺序;三是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机制;四是增加文物保护应急救助与预防补助的专项经费;五是正确处理技艺传承与科学改良的关系,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六是鼓励市县级文物部门,在中央和省政府的指导监管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度设计。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据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长期以来,干旱少雨的气候为莫高窟等石窟建筑及窟内壁画提供了极佳的保存条件。近年来暴雨频次的增多,给当地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严峻考验。为此,敦煌研究院建立了莫高窟监测预警体系,并与当地气象部门合作,提早获知气象变化数据,以便采取相关措施应对窟内湿度升高的情况。

  完善遗产保护手段

  当前,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考验,但应对气候变化的种种行动和举措,其实早已蕴含在先人适应气候和环境的智慧之中。郑军认为,挖掘传统知识和智慧,可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思路。例如,“第七重浪”是生活在泰国海岛的莫肯人应对潮汐和海啸的传统知识,口口相传千年。

  敬畏自然、融入自然、适应自然,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以湖南通道侗寨为例,展现了我国侗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营造宜居环境的智慧。当地村寨依山而建,山上的杉木、枫木藏风蓄水,为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裕木材。村前河溪环绕,利于开渠灌溉、挖池凿塘、清洁防火。

  年9月到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罕见的特大干旱灾害,云南红河州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红河哈尼梯田却依然保有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水资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表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哈尼族人民通过复杂的水渠系统,将水从树木繁盛的山顶引入梯田,构建出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当地用木刻分水法对梯田进行合理有效灌溉,体现了哈尼族人民的用水智慧。

  在借鉴传统智慧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现代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在王心源看来,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及数字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记录,我们可以获悉年至今缅甸伊洛瓦底江沿线的巨大变化及其对蒲甘古城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与技术研究,积极、主动有效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风险。

  会议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班晓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