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发展 >> 正文 >> 正文

看现象级产业功能区如何为城市赋能潇

来源:遥感 时间:2022/10/15

图为成都融创文旅城受访者供图

□刘婷婷本报首席记者钟文记者赵荣昌

产业功能区结构、功能与城市发展战略方向是否相适应,是产业功能区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日前举行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这成为众多与会者的共识:评价一个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既要看能够带来多大的经济产出,更要看能否对城市核心功能形成有效承载。

剖析成都的发展战略,包括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世界文化名城等在内,均作为城市核心功能,予以强力推进。

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依托成都融创文旅城这一超级IP,探索城市全域旅游转型升级;青白江欧洲产业城,依托国际班列的带动优势,将产业做到欧洲大陆。这两个“现象级”产业功能区,以自身独特的产业体系,融入城市发展历史进程、承载城市发展核心功能,与城市发展同成长共进步,持续提升城市能级。

壹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

超级文旅IP带来

全域旅游转型升级

清明假期,家住都江堰成都融创文旅城附近的李先生对文旅城的感受很直观:“火爆!”

成都融创文旅城火爆的背后,是一个超级IP的诞生,更是都江堰市以李冰文创旅游功能区为牵引,探索全域旅游转型升级的一次生动实践。

发展探索:全域旅游“加码”

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两个关键支撑:门票和消费。客流决定门票,变数不大;要想做大盘子,留住游客,做大消费才是关键。这是近些年都江堰发展的“瓶颈”。成都融创文旅城的到来,带来了“优质解答”。

“师傅,去融创!”开业以来,成都融创文旅城成为出租车司机李之明常去的地方,“至少有五成客人是去那个方向的。”

这样的改变和多元化选择,起始于都江堰市的发展与探索:如何实现都江堰旅游产业发展由单一景区旅游向全域休闲旅游、由门票经济向消费经济转变?成都融创文旅城集休闲娱乐、时尚购物、美食体验、商务会展、养生度假等多元产业于一体,为五湖四海的游客带来更多的旅游体验和出行选择。

成都融创文旅城有多火爆?一组数据给予了印证——清明节假期,接待游客34.82万人次,其中融创茂接待28.1万人次,融创陆地乐园、雪世界入园6.72万人次,高品质酒店平均出租率达74%。

作为旅游城市,都江堰市深谙发展之道,也懂得发展之痛,用都江堰和青城山两大旅游地标“留住客”已经越发困难。“新IP如何做大使其多元化才是发展之路。”该产业功能区相关负责人开门见山地说。

辅助融创文旅城的一大批项目“上马”,即使假期也没停工:记者采访时看到,这些项目正加快建设,在青城山大道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火热。

在同样位于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的环球融创·青城溪村,大型施工运载车辆不停地穿梭,工人们正抢抓时间,紧张地进行主体施工。“一期展示中心已建成对外开放,二期酒店群也已初具接客能力。”环球融创·青城溪村投发经理万瑛介绍,青城溪村融合了民宿、茶香、田园、童乐四大主题产业,将从文化与体验两个方面留住游客。

最新的数据显示,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已新引进30余个产业项目,新建成投运20余个产业项目。

成绩背后:行业标准“加持”

成都融创文旅城、都江堰市万汇学校、环球融创·青城溪村、绿地无舍青城、心越书院酒店、同心置业青城里……旅游产业业内人士对这些位于都江堰的项目耳熟能详,“这些项目的落地,证明项目业主对都江堰非常看好。”四川旅游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院长向玉成说。

同时,向玉成认为,以都江堰和青城山两大世界级文旅IP为品牌的都江堰市,通过引进这些项目,定能为盘活全域旅游资源“再添一把火”,以新的项目、产品和消费场景为主导的文旅产业集群将反哺原有的两大文旅IP。

这样的成绩,来自功能区成立伊始的考量——即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标准,将产业功能区建设标准上升到行业最高标准,实现了功能区、度假区、风景名胜区建设有机统一,打破了产业发展物理边界和行政壁垒,实现了全域化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的发展格局。

“生态圈,关联的正是产与产的关联度、产与城的融合度、产与人的匹配度。”在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看来,消费产业聚集将加速产业功能区建设,可使得主导产业更加鲜明、要素自动吸附、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的火爆,从另一个现象可以得到印证:市级有关部门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按14类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夜光、耗能、绿度、建设占用土地四个维度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显示,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建设量显著超过相邻产业功能区,产业项目落地节奏较快。

贰青白江欧洲产业城

4年内将产业“触角”

延伸至欧洲大陆

“青白江造”康佳电视机已经成为中欧班列(成渝)的稳定客户之一。这样的现状与两年前成都康佳集团投资2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智能终端生产线时的初衷高度一致。年,电视机的生产地——青白江欧洲产业城还是“一张白纸”,“那时候,根本不敢想能引进康佳这样的大企业。”管委会产发部部长张灯说。

4年不到,一个产业功能区从“白纸画图”到“羽翼渐丰”。在自身飞跃发展的同时,青白江欧洲产业城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对外开放功能。

背靠大树:引来适铁适欧优质产业

在4月1日举行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青白江欧洲产业城拿出了最新的统计数据:成立至今,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近亿元。其中,外资外贸类26个,外资外贸项目占投资额的占比达66%。

欧洲产业城管委会每周例会都有一个重要的环节——研究从成都国际铁路港传过来的进出口数据、班列运行轨迹、“一带一路”产业转移需求清单……

青白江欧洲产业城从设立之初,便定位清晰——围绕临港智造主导产业,聚集适铁适欧“两头在外”的进出口加工贸易产业,着力打造欧亚出口导向型智能制造核心基地。

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具有智能制造产业布局的并不少,为何青白江欧洲产业城能迅速成势?毗邻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的优势,是其在短短不到4年里,能将产业“触角”延伸到欧洲大陆的原因所在。

车程20分钟的范围,是对运输有需求的产业布局的黄金区域。背靠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这棵大树,青白江欧洲产业城从规划设立之初,便是高起点,“赢在了起跑线”。

管委会主任沈伟介绍说,区位优势的彰显,伴随而来的就是产业定位的明晰——精选智能电器、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依托铁路港进出口的细分领域;选取对铁路港和欧亚地区需求旺盛的适铁适欧“两头在外”企业。

前不久,青白江欧洲产业城被正式列入全省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培育名单。青白江区相关负责人在4月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将引导全省高质量外资向青白江区集聚,推动建立全球价值链创新高地;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开拓欧洲新兴市场,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布局,提供了对外合作的新窗口。”

白纸画图:用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人

去年,四川师范大学青白江校区、四川开放大学青白江校区分别签约落户青白江欧洲产业城。

“青白江区位优势明显,前景良好,是大学发展的好依托。”谈及选择青白江的理由,四川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说,现代大学是城市高度发展的产物,孕育于城市又反哺城市。四川师范大学青白江校区建成后,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工学院、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8个以非师范专业为主的学院和1个研究机构的师生将集体入驻,人数将达名左右。

“以前这里是荒凉的土地,现在修了很多道路,来了很多企业,要是几年没来过,现在肯定认不出来了。”村民周修德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周修德在位于青白江欧洲产业城的企业谋求了一份工作,“每天下班后,跨过栈桥就能去东山公园了,巴适得很。”

据了解,东山公园作为青白江区毗河以南的第一座公园,是青白江欧洲产业城的生态地标建筑和职工休闲运动核心场所。

在青白江欧洲产业城,与重大项目相辅相成的是园区基础设施。“在规划初期,就对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了高标准建设,既专注产业发展,聚焦生产要素的保障,又突出人、城、产相融发展的逻辑。”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管委会负责人说,“人才公寓和蓉欧智谷大楼已经建成投运,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都在陆续开工建设,我们将逐渐完善产业城的基础配套设施,用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