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网」
)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中国的湿地面积多达万公顷,占了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中国湿地不仅绝对数量多,而且类型多,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而海南岛的湿地,无疑最具热带滨海湿地特色。
一、湿地就在身边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按照《湿地公约》的分类标准,红树林、珊瑚礁、湖泊、河流,甚至水库、池塘、水稻田,都是它的一份子。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提供水源、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因此湿地有着“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家园”等美誉。特别是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维护全球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湿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最优秀的蓄水库。
湿地丰富的生态系统,保证了多物种参与对污染物的吸收、代谢、分解,能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伤害。湿地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的家园,孕育了众多生命,是宜居的动物家园。湿地还是巨大碳储存罐,是地球上最有效的碳捕获和封存系统之一,大量的碳被封锁在土壤中。
中国的湿地保存了全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是天然水质净化器。比如,海南岛的松涛水库,海南省第一大水库,位于海南省儋州南部。它灌溉三市两县的万亩良田,每年给海口、洋浦、那大和老城开发区供水4.7亿立方,输送电量1亿多千瓦小时,还给琼岛西北部的12宗中型水库、33宗小型水库提供补水。而以其代表的人工湿地的兴起,代表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更象征人类智慧的结晶。
二、走近海南湿地
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湿地不像深蓝的海洋一样高调引人瞩目,它低调不起眼,却也地位显赫。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成立海南湿地资源调查项目组,运用高精度遥感影像对海南岛湿地进行调查,获取了海南岛湿地空间分布信息,掌握了海南岛湿地本底数据。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最大,其次是人工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分布较少,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三大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广泛。总体上,湿地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呈现边缘多、中部少的特点。中部地区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逐级下降。同时中部地区为海南三大河(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发源地。
三、红树林——海南湿地的名片
红树林是一种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滩的奇特植物群落,是湿地主要植物,因其表皮单宁含量高,当树皮拨开时,单宁氧化成红色物质而得名。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热量充足,雨量充沛,红树林植被十分丰富。相传,天后娘娘玉指挥弹,平定妖河,赐予圣树(红树林)守卫海滩。于是,红树林就成为滨海湿地植物主角。
红树林湿地具有重要生态效益,它们根系多种多样,有支柱根、膝状根,笋状根、板状根等,密集强壮的根系为带给红树林涵养水土,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的能力。
四、海南湿地环境面临的威胁
20世纪后期以来,围垦、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江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因素,导致海南岛部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造成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等不良后果。此外,在海平面上升、海浪、风暴潮等因素的作用下,海南岛部分岸线受到海岸侵蚀的影响较为明显。这也直接破坏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基质,引起生态系统群落组成的改变和养分流失,威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从而导致滨海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使得陆地生态系统失去了生态屏障的有效保护。
五、与湿地友好相处
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海南开始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年,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湿地资源调查是自然资源专项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以海南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为牵引,本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全岛范围开展湿地资源调查,通过调查湿地资源分布、自然环境、物种多样性等内容,获取湿地资源家底,掌握了一手调查数据,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农业农村部门及地方保护区决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人们对湿地的进一步了解,合理规划利用湿地也成为环保的主旋律,如何做到人与湿地和谐共生成为时代的新课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