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市场 >> 正文 >> 正文

喜迎二十大海淀这十年生态答卷写在碧水蓝

来源:遥感 时间:2022/12/17

天蓝水清,飞鸟翩跹

巍巍西山绵亘蜿蜒

在海淀大地上绘就一幅秀美画卷

山水之间光影流转

跨过青山绿道、穿越碧水蓝天

如今的海淀,以绿为底、着墨生态

被赋予更多的生态笔墨作注脚

十年来,海淀立足发展新要求,充分发挥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本底优势,走出了一条创新与绿色协同发展之路。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战绩累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海淀落地生根,生态文明成色更足,绿色发展底色更亮。

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境保护

细数十年,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手段从过去的“人防”模式,升级为现在的“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综合模式,囊括了遥感监测设备、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等科技手段;从河流断面的人工采样,变成现在24小时断面自动采样;从过去的事事到现场,变成现在的生态环境智慧指挥平台,实现远程监控、远程调节……科技治污、精准防治成为海淀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力保障。

年以来,我区共新建个分类动态管理的高密度大气监测站、22个水纹图谱水质在线监测站,运用实时感知、大数据分析、AI智能处理技术,实时监测区域环境变化。

依托海淀“城市大脑”,我区打造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境保护“海淀样板”,先后完成“行政处罚系统升级、行政执法终端、餐饮油烟在线监测、黑烟抓拍、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和水环境管理”等六个项目建设,并推出“电力+环保”“电力+双碳”版块,持续优化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快实现从对污染源的被动治理到主动采集—智慧预测—精准调度转变,让科技创新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提升科学、精准治污水平。

十年来,我区蓝天常在

“海淀蓝”成为朋友圈的“常客”;

绿水长清,引多种水鸟栖息觅食;

产业提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补齐短板,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能源转型,清洁取暖改造替代散煤污染

……

我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65.2

居城六区首位

海淀区也在中心城区率先荣获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空气质量七年蝉联城六区最优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这十年来,我们一起见证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年,全区优良天数累计天,优良率78.6%,与年相比,达标天增加了天,优良率提升了36.4个百分点,重污染减少了66天。优良率提前达到‘十四五’目标。”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培宝介绍。

在昆明湖东路上有一块高置的显示屏,每过一辆车,就会显示尾气监测结果是否达标。而这个数据,就是显示屏前一百米左右的2套固定垂直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监测出来的。“这种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可以在不干涉车辆行驶的情况下,对车辆尾气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检测时间不超过一秒钟,能够高效地对机动车尾气进行监管。”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队员杨燕龙介绍。

空气好不好,是关系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方面。海淀区聚焦柴油货运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重点领域,进一步巩固“无煤化”治理成果,开展“散乱污”动态清零行动,用一项项得力举措、一个个整治行动,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攻坚精神,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不断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空气质量连年持续改善。

年,我区空气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大气六项主要污染物首次实现全面达标,空气质量七年蝉联城六区最优。其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的年均浓度相较于年的年均浓度98.1微克/立方米、微克/立方米、27.2微克/立方米、63微克/立方米,分别下降了66.4%、53%、89%、50.8%。重污染天数4天(扣除沙尘影响),同比减少5天,为全市最少。

“流动的风景线”上水鸟翩翩

如今,海淀重现往昔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成群的生态面貌。记者从区生态环境局获悉,我区持续深化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辖区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十年间,辖区内长河白石桥、土城沟花园路、清河上段清河闸3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Ⅱ类,南沙河玉河橡胶坝市级考核断面从劣Ⅴ3类提升至Ⅳ类,“十三五”期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类—Ⅲ类)比例整体提升了60%。

家住崔家窑水库附近的居民刘先生发现,近两年这里不时有白鹭、苍鹭等多种水鸟光顾栖息觅食。“以前这水又脏又臭,人都得躲着走。现在环境好不好看这水鸟就知道了,它们对水环境要求很高的,可不会骗人!”正说着,几只水鸟又飞落下来,刘先生赶忙举起手机拍照,“这可是一景儿!”

十年间,海淀区制定实施“水清岸绿”行动计划,全面升级“河长制”,形成水岸共治、流域统筹、条块联动的工作格局。在“治差水”方面,以南沙河流域为重点,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提升河湖环境质量。

南沙河在海淀区境内长度16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是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最重要的河流生态廊道,被列为海淀区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十年来,海淀区综合施策,全面完成包括南沙河在内的7条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完善地表水监测和考核体系,实施上下游街镇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在南沙河流域设置了22个街镇级和63个村级监测断面,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为实时掌握南沙河水质状况,区生态环境局在玉河橡胶坝断面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自动、连续、全天候远程监控,同时在辖区河湖布设了22个智能水质监测终端,发挥科技治污优势,提升地表水质应急响应能力。年,通过各部门不懈努力,南沙河断面水质实现历史性突破,从考核基准年年的劣Ⅴ3类提升至年的Ⅳ类,首次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

十年征途漫漫,十年踔厉奋发。海淀这十年,是空气质量跨越式提升的十年,是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十年,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十年,更是诗情画意、惊艳四方的十年。如今的海淀,优质的生态美景与快速发展的城市脉搏同频共振,走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海淀模式”,海淀,以“迎风破浪、勇立潮头”的勇气与魄力,在十年长河中实现了绿色蝶变。

记者:高玉超

图:田峰、徐鑫

编辑:张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