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市场 >> 正文 >> 正文

渔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来源:遥感 时间:2022/8/29

渔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说明:

题型:1、名词解释5个,5*3分=15分;2、填空30个空,30*1分=30分;3、选择10个,10*1分=10分;4、简答4题,4*5分=20分;5、论述2题,10+15分=25分。

名词解释

遥感:通过遥感器“遥远”地采集目标对象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的分析来获取有关地物目标、地区或现象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渔业遥感技术:

渔场渔情分析:根据所掌握的海洋渔场环境、资源、渔捞等多源信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中心渔场、渔期、资源与环境等的时空分布与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和预报的一种智力活动。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瑞利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主要由大气中的原子、分子等引起。其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波长越长,散射越弱(解释朝霞晚霞红色,解释天是蓝色);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主要由大气中的微粒,如烟、尘埃、小水滴及气体溶胶等引起,其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并且散射在光线向前方比向后方更强,方向性比较明显;

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其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也就是说,在符合无选择性散射的条件的波段中,任何波长的散射强度相同。(解释云是白色)

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

几何校正:遥感成像时,由于飞行器姿态、高度、速度,地球自转等因素而造成图像相对于地面目标发生几何畸变,畸变表现为像元相对于地面目标实际位置发生挤压、扭曲、伸展和偏移等,针对几何畸变进行的误差校正称为几何校正。

辐射校正:利用遥感观测目标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能量时,从遥感得到的测量值与目标物的光谱反射率或光谱辐射亮度等物理量是不一致的,这是因为测量值中包含太阳位置、传感器性能及空间状态、薄雾及霭等大气条件引起的失真。消除图像数据中依附在辐射亮度中的各种失真的过程叫做辐射校正。

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考试题

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谱。

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微波遥感:是指通过微波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来识别地物的技术。

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简答题

(作业题)遥感的特点:(1)大面积的同步观测(2)时效性(3)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4)经济性(5)局限性

(作业题)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1、遥感平台:“遥”-搭载遥感仪器的工具:飞机、火箭、卫星等等

2、传感器:“感”-收集、记录和传送遥感数据的装置:航空摄影机(航摄仪)、全景摄影机、多光谱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专题制图仪、反束光导摄像管(RBV)、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等。3、遥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地面接受站(包括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4、分析解译系统:技术路线和方法

遥感的分类:

(1)按遥感平台的高度分类大体上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

(2)按所利用的电磁波的光谱段分类可分为可见反射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光谱遥感和紫外遥感等类型。

(3)按研究对象分类可分为资源遥感与环境遥感两大类。

(4)按应用空间尺度分类可分为全球遥感、区域遥感和城市遥感。(5)按电磁辐射能源分为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

遥感的发展:

1、常规航空摄影(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年摄影技术的发明是遥感技术诞生的标志。接着人们开始用气球、风筝和鸽子作为平台进行地面摄影。年飞机的发明,为航空摄影创造了条件。年彩色胶片的出现,人们开始进行航空摄影。

2、航空遥感阶段(-年):二战以来,航空像片应用广泛:军事、地学、环境科学、农林等。同时培养专业人员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航天遥感阶段(-至今):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遥感平台从飞机发展到卫星和飞船。目前正在太空中运行的各种资源卫星数量共有30多颗,在美国之后,俄罗斯、法国、印度、日本和加拿大等国的资源卫星先后进入太空。自年首颗民用遥感卫星发射以来,全世界有13个国家的21个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发展和经营地球观测卫星

(作业题)简单描述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1.保持对地观测数据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适中的地面分辨率和较宽的地面覆盖宽度,使卫星数据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2、全波段、高灵敏度、高光谱遥感大力发展以适应和满足商业化的需求:90年代的印度卫星、俄罗斯卫星地面分辨率达到5.8m和2m;~年美国发射了IKONOS卫星、QuickBird卫星和OrbView-

3、卫星,全色波段的地面分辨率已达1m以上,多光谱2~4m;法国、以色列也拥有类似的高分辨率卫星。

4、图像处理系统技术大大提高

5、遥感分析解译的定量与精确化5、3S一体:RS、GIS、GPS

根据航天遥感平台的服务内容,可以将其分为气象卫星系列、陆地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统。

GPS由3部分组成(空间星座、地面控制系统、用户系统)。

GIS包括哪几个部分?1.硬件系统2.软件系统3.地理空间数据4.系统开发、管理方法5.使用人员(用户)

电磁波按照波段短到长分别是哪些波: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光、微波和无线电波。可见光包括:蓝光、绿光和红光;红外光涵盖了近红外光、中红外光、热红外光和远红外光

(作业题)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6μm,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

可见光的波段范围是多少:0.38~0.76μm

可见光的七色光分别是哪几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作业题)绝对黑体的定义特点:如果一个物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即吸收系数恒等于1),则这个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黑体辐射特性:(1)黑体辐射出射度随波长连续变化,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2)温度愈高,黑体的辐射出射度也愈大,不同温度的曲线是不相交的。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3)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绝对温度成反比。(维恩位移定律)。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移向短波方向。

(作业题)太阳光谱和地球光谱的特点:太阳辐射近似K的黑体辐射,能量集中在0.3~2.5um波段之间(可见光和近红外),地球自身热辐射近似K的黑体辐射,能量集中在6.0um以上的波段。(热红外)

(考试题)近红外和中红外纯净的自然水体的反射率趋近于0。

(考试题)大气层自下而上大致分为哪几层:对流层、平流层、电流层、大气外层

对流层的平均厚度是多少千米:7~12km

大气散射分别是哪几个:瑞利散射、米氏散射、非选择性散射;

(作业题)大气散射特点:

瑞利散射(重点掌握):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米氏散射:潮湿天气米氏散射影响较大,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并且散射在光线向前方向比向后方向更强;非选择性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也就是说,在符合非选择性的条件的波段中,任何波长的散射强度相同

(作业题)大气窗口的定义以及常用的大气窗口波段有哪几个:太阳辐射经过大气传输时,反射,吸收和散射共同衰减了辐射强度,剩余部分即为透过的部分。大气窗口主要由:

遥感图像解译的定义、分类。

根据所获得的遥感影像和数据资料,从中分析出感兴趣的地面目标的形态和性质的过程。

1、按照解译信息的特征,分为定性解译和定量解译

2、按照解译的技术和方法,分为目视解译和自动化解译

3、按照解译内容,分为一般解译和专题解译。

目视解译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直接标志:1.形状    2.大小    3.色调    4.阴影    5.布局

    6.位置    7.图案和纹理

间接标志:1.辐射型水系  2.向心型水系    3.长方格状水系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定义。

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特点与比较。

1:栅格数据:对于栅格数据结构

(1)点:为一个像元

(2)线:在一定方向上连接成串的相邻像元集合。

(3)面:聚集在一起的相邻像元集合。

2:矢量数据:

用离散的点描述空间对象与特征,定位明显,属性隐含

用拓扑关系描述空间对象之间的关系

面向目标操作,精度高,数据冗余度小

与遥感等图象数据难以结合

输出图形质量好,精度高

渔业遥感的主要应用目标有哪些?

(1)渔情分析(2)渔业管理(3)渔业资源评估(4)渔业作业安全

我们的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是?

海洋一号(HY-1卫星)

世界著名的渔场多位于什么地方?

冷暖流交汇,有充足阳光的地方

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开始渔业遥感的研究?哪个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最前沿的?

美国最早;迄今为止,日本的海洋渔业预报服务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服务最全面的渔业服务系统

卫星轨道分为哪几个?其轨道特点是什么?

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临界倾角轨道、闪电轨道

从渔场形成的海洋学动力机制与成因分析,简述渔场的类型。

海洋渔场学:研究海况与渔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研究海洋生物栖息场所的海洋环境及其动态变化,综合分析鱼类资源的集群分布、数量密度、洄游移动、生物特性等与海洋环境相关性的一门学科。

渔况:渔获量的大小及其时间变化

海况:温盐分布、海流状态、水团分布、水色、透明度等

渔场类型:1、锋面型渔场2、涌升型渔场3、涡流型渔场4、陆架或浅滩地形渔场

简述卫星遥感海表温度的渔情分析应用原理和方法。

1、特征温度值2、温度锋面3、表层水团分析4、温度场空间配置5、温度距平6、温度较差7、动力环境信息提取

论述渔场渔情遥感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渔场渔情分析是根据所掌握的海洋渔场环境、资源、渔捞等多源信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中心渔场、渔期、资源与环境等的时空分布与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和预报的一种智力活动。

渔业遥感技术相比于传统捕鱼方法有哪些优点:

1、获取数据多,但是渔情分析好渔场预报的业务化应用比较少。

2、数据精度越来越高。

3、卫星遥感观测数据的渔业应用独立性不够强。主要是缺失数据比较多。大多数情况下要结合海上的浮标、船舶等资料综合分析。

4、主动遥感相对被动遥感来说比较少。

5、其应用于GIS、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渔情遥感常用的几个要素是哪几个?

海表面温度(SST)海平面高度异常(SSH)叶绿素浓度(chla)

风场(SSW)、海流(SW)

肉眼能直接观察到的海渔况有哪些?

1.海水的颜色、波浪、浪花、潮流的变化2.风向或风力3.飞翔的海鸟

4.跳跃的鱼群5.渔获物的大小与组成6.抢风头,赶风尾

论述现代渔业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展望以及渔业遥感亟待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3S技术,其具体应用原理如何,举例子论述3S在海洋渔业科学方面的应用。

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就是人们应用GIS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和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多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掌握城乡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空间过程的演变规律,使它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多目标开发的依据,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在渔业生产中,“抢风头,赶风尾”这个说法有何根据?利用所学的海洋学和遥感技术知识,论述如何在生产中能抓住有利时期“抢风头,赶风尾”实现高产。

“抢风头、赶风尾”是捕捞实践经验总结,实践中得知,大风前和大风后,鱼类集群明显,往往形成生产高潮。“抢风头”,在大风来临之前、海面出现低气压和长波浪,鱼类为了逃避上层海水激烈运动对它的冲击,在此种情况下,鱼易集群、游向低气压中心海区,寻找适宜的栖息场所,如果抓住鱼群,及时捕捞,就能获得高产。“赶风尾”,由于大风,造成海水垂直对流运动,海水涡动,引起混浊水层,海水大量散热,造成海水表层变冷,这时鱼群分散,当风减弱,鱼群又一次集群寻找新的栖息场所,所以风后、及时赶赴渔场抓住鱼群,能获高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