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市场 >> 正文 >> 正文

遥感见证祖国发展遥感守护地球家园中国

来源:遥感 时间:2022/8/8
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m.jpm.cn/article-124913-1.html

《奋进者》系列节目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指导,中国经济信息社出品,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独家合作。节目聚焦我国四位不同领域的杰出科技工作者,讲述科研故事,记录科研人生,传递科学家精神正能量,共同见证科技前行的每一步。

这一期,我们讲述中国遥感领军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

遥感,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在中国基本与上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同时起步。目前,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就是中国遥感领军人之一。他与遥感科学事业相伴40余载,始终在这一领域保持前沿研究,70岁以后仍活跃在科研一线,对所热爱的事业充满激情和殷切期望。

遥感观测见证祖国发展

出生于年的郭华东,看起来并不像已年过七旬。他精神饱满,对科学问题的判断和研究方向的预测更常让身边的学生们叹服。

年,郭华东考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对地球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生深造时,他选择了雷达遥感专业,从此遥感便成为他的热爱。他确定了这条路,便一路坚持走了下来。

“我常跟学生说,我们从事的工作就是坐着卫星看地球。”郭华东笑着说。“年是标志性的一年,中国的遥感其实可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本人也是那时候开始读研究生,所以就是个人经历、遥感的发展、国家改革开放,巧合有序地交织在了一起。”郭华东说。

40多年来,郭华东始终立足于遥感科学的前沿研究,亲身参与并推动了中国遥感科学事业的长足进步,见证了我国遥感科学事业前行的每一步。

他用遥感技术和数字地球手段观测自然界的万千景象,亲历并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举例说,遥感图像直观记录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的沧桑巨变。“你看今日的深圳,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高楼林立。你再看看40年前的遥感图像,可以看到三个大的花岗岩体,花岗岩体相接的地方是茂密的森林,山上很多水体。但是现在你再看,那三个大花岗岩体找不到了,已消失在高楼下面。”

40多年,郭华东在遥感观测领域深耕不辍,始终保持着前进的步伐。他曾先后担任中科院遥感所所长、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重量级职务,和同行者们共同把中国遥感观测事业推向了业界公认的世界先进水平。因为在遥感领域的卓越成就和贡献,郭华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郭华东也亲历了中国科技实力的巨变。

“我们国家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政府越来越重视科学研究,这种重视是带动一个民族发展的真正不竭的动力。近年来,科研成果‘井喷式’涌现,代表着我们在经济、科技领域发展的趋势---我们走在一条健康大道上。”郭华东由衷地感慨。

遥感,并不遥远

遥感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人们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监测、矿产资源探寻、灾情预警监测、新型对地观测系统及神州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等领域。

“比如说农业监测,夏粮产量如何,秋粮产量如何呢?都可以通过遥感进行估算。估算结果对国家整个粮食生产布局,及全球粮食贸易等都非常重要。”郭华东说。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灾害是全球性的。遥感技术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也可以对灾情实时监测,还可以帮助开展各类灾后评估工作。”郭华东说,“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如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北方的沙尘暴、地震灾害等,所以对灾害的预警监测等就非常重要。”

遥感还可以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进行监测。“我国城市发展很快,但是城市化进程有些是有序的,有些是无序的。利用遥感技术及时监测到无序的城市化,便会尽早消除由此带来的负向影响。”郭华东说。

北京申奥成功后,郭华东启动了“奥运环境遥感动态监测”课题项目,对北京奥运环境进行连续10年的空间观测,对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交通和污染这四类目标进行重点观测,直观呈现观测结果,形成“虚拟奥运”系统,为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支持。

此外,遥感技术对气候变化监测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时监测所获取的动态数据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集,科学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再进行动态模拟,从而形成对地球气候变化的监测和对未来变化的预测。

遥感大数据守护地球健康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把地球作为自己的母亲家园。怎么管理地球?怎么为地球的健康发展做贡献?这就是我们遥感人的使命。”掌握着遥感的尖端技术,郭华东深感责任重大,如何用科学技术为地球母亲做贡献成了他始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