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介绍 >> 正文 >> 正文

攀越冰川,带你走进长江源自然资源生态环

来源:遥感 时间:2024/8/3
「本文来源:中国网」开阔的高原,无垠的冰雪,起伏的山峦,湛蓝的天空,在海拔多米的长江源头格拉丹东雪山,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单位科技人员组成的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项目组,带着一系列先进的观测设备登上了雪峰……10月中下旬,位于长江源头的姜古迪如冰川冻土综合观测站(点)与冬克玛底冰川变化观测站(点)相继建成,为长江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站网的建设增添了重要成员。姜古迪如冰川冻土综合观测站(点)冬克玛底海拔米冰川变化观测站(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孕育着黄河、长江、澜沧江等亚洲重要河流,被称为“亚洲水塔”,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水土和生态资源储备基地,其“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自然资源在我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开展该区域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是国家制定高原生态脆弱区环境保护政策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长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环抱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之间,主要包括正源—沱沱河、北源—楚玛尔河(又称曲麻莱河、曲玛河)、南源—当曲等长江源水系流域。其中,沱沱河的正源为格拉丹东雪山的姜古迪如冰川。长江源多年冻土观测场北麓河水文观测点据悉,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调查指挥中心于年启动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以资源生态为核心,以水为关键,布局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网。按照总体设计,将在青藏高原部署21个观测站,形成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网。其中,长江源地区设置5个涵盖冰川、多年冻土、植被、水文、大气等自然资源多要素的综合观测站,以长江源正源及主要支流沱沱河、楚玛尔河、当曲、北麓河等流域为观测区,构建长江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站网,以获得大量第一手珍贵数据,服务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屏障区保护修复等战略。长江源30米边界气象综合观测场经过两年多努力,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项目组已在长江源地区1.58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建立了2个冰川观测点、34个多年冻土观测点、3个高寒草原区气象综合观测点、2个高寒草甸区综合观测场、3个碳通量综合观测场、3个河流水文观测站(点),以此为基础,建成沱沱源区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站、布曲流域冰冻圈水文综合观测站、北麓河流域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站。按计划,将在年底前完成另外两处——楚玛尔河流域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站、当曲流域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站的建设。观测站网主要采用地下钻探、坑探与地表观测、航空遥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长江源自然资源及其有关的冰川冻土、生态环境、气象资源、水资源和第四系等的长期观测,结合温室气体、碳通量、冻土厚度、气象、高原生态、微生物、水文化学等各项参数,分析全球变化下冰川冻土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耦合关系,研究冰川冻土退化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草场退化及土地荒漠化问题,阐释江河源区水资源平衡规律,全面提升我国江河源区自然资源综合研究水平,并为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及江河源区自然资源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分享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