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陈瑜
9月28日,“雪龙2”号结束首次北极任务,顺利返回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5年来,从极地到大洋,从深海探测到天眼瞰视,一批包括“雪龙2”号在内的“海洋重器”投入应用,助力我国海洋事业乘风破浪。
潜水器实现谱系化
建设海洋强国,依赖于关键技术与装备能力的提升。
“十三五”是落实建设海洋强国重大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深海潜水器是发展深海技术的引擎和集成平台,也是开展深海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
年,科技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十三五”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开展潜水器谱系化工程。
“此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深海勇士’号、‘蛟龙’号,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奠定了中国制造的基础。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会创造新的‘中国深度’,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探测能力与研究水平。”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副所长、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叶聪说。
与此同时,无人潜水器持续发力。年,最大下潜深度达米的“海斗一号”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无人潜水器技术跨入全海深探测与作业的新时代。
5年来,“嘉庚”号、“深海一号”、“东方红3”号、“中山大学”号等一批大吨位科考船投入运行,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这些创纪录的船只,成为我国进军海洋的利器。
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则实现了世界首次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
极地考察正式迈入“航空时代”
对极地科考来说,破冰船是不可或缺的承载工具。
年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当年11月,“雪龙2”号与“雪龙”号首次实现“双龙探极”,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科考任务。?
从极地大国到极地强国,航空力量堪称科考的翅膀。
年1月,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从南极中山站起飞,历经4个多小时,飞越公里的茫茫冰雪高原,成功抵达南极冰盖之巅。“雪鹰”的加入,使我国南极考察空中调查和保障能力得到极大加强,我国极地考察正式迈入“航空时代”。
经过“十三五”,我国建成了“两船六站一基地”的极地考察保障平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年我国第5座南极科考站——南极恩克斯堡岛的选址奠基,开启了我国南极事业的新征程。
年5月,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我国首次担任东道国。中国政府在此期间首次发布的白皮书性质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科学家在南极科研领域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从年的19篇上升到年的篇,实现了我国在南极科研领域的突破。
海洋卫星数量呈现井喷式发展
9月21日,海洋二号c星成功发射。这是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第二颗卫星,也是我国首颗运行于倾斜轨道的大型遥感卫星,入轨后与海洋二号b星组网,将大幅提升我国海洋观测范围、观测效率和观测精度。
目前我国有7颗在轨运行海洋卫星,6颗是“十三五”期间发射的。其中,年9月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开启了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的新时代。当年10月成功发射的海洋二号b星,实现了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由试验应用向业务服务的转变,并成为全球卫星对地观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数量呈现井喷式发展,卫星观测能力、应用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林明森总结。
作为海洋大国,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提高,而海洋动力环境预警实现海况预报,将产生诸多可持续、可预期的收益。
栏目主编:顾万全张武
本文作者:科技日报
文字编辑:刘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