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大数据服务高技术、低成本、接地气,易实现设施联通和民心相通,在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监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突出技术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潜力巨大。但在当前卫星遥感资料应用潜力挖掘不深、不同观测计划之间没有形成科学衔接的背景下,统筹实施全国卫星遥感对地观测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业务科技处处长、国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兴赢建议:要提高卫星工程立项的科学化、集约化,更大程度开放资料共享,提升卫星遥感资料应用能力,统筹推进卫星遥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问诊:
重“工程”轻“应用”
观测计划不够集约化
卫星遥感对地观测是关乎人类福祉的高技术产业,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其合作区域与领域得到不断拓展。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卫星遥感技术已经在服务“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现阶段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还有差距。”张兴赢告诉记者,当前急需解决卫星遥感应用效益有限、不同观测计划之间缺乏科学衔接等问题。
“现阶段,我国遥感卫星发展存在一‘重’一‘轻’的问题,‘重’的是卫星工程建设,‘轻’的是卫星资料应用。”张兴赢表示,近年来,我国正大力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都在积极开展各类对地观测卫星的工程建设。年我国航天发射37次,累计将个航天器送入轨道,位列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但长期以来,卫星立项实施应用需求目标不够明确、科学论证不够充分,尤其是资料应用缺乏预研,资料的应用潜力挖掘不够,导致卫星数量与应用效益不相匹配。
另一方面,即便是备受重视的卫星工程建设本身,也因为经费来源不同,以及牵头论证和应用部门不同,彼此间技术优势没有形成互补,不同观测计划之间没有形成科学衔接和集约化发展,造成星上载荷和地面系统缺乏集约化设计和使用。不仅卫星工程建设投入存在重复和资源浪费,技术上也存在不同部门之间低水平重复问题。
张兴赢指出,卫星遥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不同于以往对地观测服务,它涉及到对外服务,特别是国际合作财政计划、外交关系、对外援助政策等多方面工作,但是目前各个部门多为单兵作战,效率不高,缺乏整体的科学统筹和协调安排,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尚没有形成合力。
破题:
统筹实施全国卫星遥感对地观测计划
高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特别是年习近平主席先后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阿国家合作论坛和中非合作论坛上三次对我国卫星遥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出郑重承诺,我国对地观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全面铺开。
“要更加高效地实现卫星遥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就要改变目前多渠道投资、多部门分头管理的对地观测现状,统筹实施全国卫星对地遥感观测计划。”张兴赢呼吁,可通过成立航天智库和用户委员会,做好顶层设计和需求论证,科学化、集约化推进卫星工程立项,高效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在应用层面,要大力提升卫星遥感资料应用能力。”张兴赢建议,要更大程度开放资料共享,让更多用户参与到我国卫星资料遥感应用中来,充分发挥卫星遥感资料的应用效益,为全球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监测贡献中国科技力量。“这还会带来一项很重要的附加收益,即有效带动卫星遥感的市场经济效益,促进我国遥感新兴绿色经济产业链发展。”他表示。
此外,“一带一路”建设通常需要协调多方力量。张兴赢建议成立“一带一路”工作指挥部:“工作指挥部既可以统筹协调涉外政策,包括出国指标、海外设施建设、对外援建资金等相关事宜的落实,还可协调国内各业务相关部门共同筹划一揽子建设方案,高质量、高效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本文作者: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卢健
制图:赵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