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年起,全球卫星产生的数据量,首次超过卫星传输的数据量,大量数据迫切需要在轨计算处理,卫星亟需实现“智能化”。卫星要步入智能时代,如何克服重量和体积限制,搭建在轨计算平台?如何让精密的计算模块克服严苛太空环境?本期科技能见度为您解答。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曾子航记者马芳
策划统筹:张志超
从无到有
“天算星座”打破在轨计算壁垒
自年太空中升起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如今太空中的卫星已超颗。每一颗在太空中正常运行的卫星,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可传统的卫星都缺乏运算的“大脑”,它们只会记忆,不会运算,需要把海量的原始数据传输回地面中心处理,因此占据大量资源。
当卫星拥有了自己的“大脑”,能够在太空中计算处理数据后,会发生什么样嬗变?近期发射的“天算星座”试验卫星“宝酝号”,或许能提供一些答案。
“天算星座”是什么?天算星座首席科学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尚广教授介绍,“天算星座”一期包括2颗主星、2颗辅星及2颗边缘星,由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院与天仪研究院共同发起,华为云是首批共建单位,预计年完成星座整体建设。王尚广认为,“天算星座”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卫星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也将作为全球卫星网络科技创新基地之一,应对世界科技变革。
结合6G核心网系统、卫星边缘计算、星载服务能力开放等任务,“天算星座”也拥有自己的小目标:用6G核心网来管理卫星——为中国构建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开展前期探索。
什么是6G核心网?据了解,传统的5G网络是陆基通信为主,而6G网络则是面向空天地海一体化的通信架构。“6G不仅仅包括陆基,还有海基、空基、天基。”王尚广分析,“天算星座”提出的‘将地面核心网部署在卫星’这一突破性尝试,将是未来6G的发展方向。
资料显示,“宝酝号”属于标准的立方星:重约20kg,体积仅有12U(0.立方米)。“宝酝号”实现了在轨计算上“零的突破”,是全球首颗具备云原生与边缘计算能力的智能卫星。
研发团队根据卫星设计要求,对计算平台上的基础软件、应用软件、搭载软件等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内容包括在轨计算时间分配和资源调度,并对计算平台整体进行轻量化“瘦身”,最终大幅减少了程序运行的资源消耗,让在轨计算成为了可能。
利用云原生边缘计算技术,卫星在太空中先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可减少大量传输压力,实现“业务上天、服务在轨”,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多样化的需求。
以通信、遥感为代表的传统卫星,只有储存能力,只能将存储的数据回传到地面,不具备星上处理能力。此次“宝酝号”上搭载的“天算星座”计算平台载荷,包含由华为云主导并开源的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KubeEdge,可实现卫星在轨计算处理:KubeEdge和它的边缘AI子项目Sedna为“天算星座”提供统一的资源以及应用管理,提高分布式应用协同能力和在轨AI推理能力。结合北邮开发的卫星网络系统、基础通信组件,还可为空天实验提供按需使用的计算能力。
王尚广认为,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的出现,有效降低了空天计算的实验门槛,使得天上卫星的管理,像地面服务器的管理一样简单,“地面鼠标点点,天上卫星颤颤”。
应对高温、高能粒子威胁
“天算星座”如何克服严苛太空环境?
设计、开发、测试、再设计、再开发、再测试……“宝酝号”从实验室到最终卫星成型耗时超半年,全程更是克服了重重困难,“需要保证这其中每个项目环节不能出丝毫差错。”王尚广说。
卫星进入太空以后,首先需要面对因真空而产生的温度问题。王尚广说,真空意味着没有导热介质,卫星也就无法像在实验室里一般,利用空气散热。如果不控制热量,卫星内部积热过多,将严重威胁卫星整体以及各类零部件的安全。与此同时,因为昼夜温差以及太阳朝向的不同,卫星对着太阳的一侧温度较高,背对太阳的另一侧温度较低,环境一般温差高达±℃。极热与极冷的环境之下,卫星还要同时考虑散热以及保温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天算星座”首先严控任务计算时间,防止载荷过热。然后在计算平台上加入热设计的考量,并在不同零部件中使用特定材料,利用热辐射把热量导走。
“除了在卫星内部CPU使用铝板导热外,我们还在卫星壳体和元器件外部安装隔热材料,涂抹高发射—吸收比值或低发射—吸收比值的涂层。”王尚广介绍,他们还利用导热板将热量从温度高的一面导到温度较低的一面。
高能粒子对卫星的威胁也不容忽视。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单个高能粒子射入半导体器件灵敏区,会使器件逻辑状态翻转:原来存储的“0”变为“1”或者“1”变为“0”,从而导致系统功能紊乱,严重时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可穿透卫星本体,导致单粒子翻转。于是额外的冗余备份也很关键。”王尚广说。
年,风云一号A卫星(FY-1A)在太空中遭遇了强烈的太阳高能粒子“攻击”,单粒子翻转引起仪器错误,最后导致姿态失控。这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仅工作了39天就发生故障并最终失效。
为了避免单粒子翻转造成恶劣影响,“天算星座”采用了软硬备份的双重保护措施,通过增加冗余备份,设立“数据替身”,保护卫星免遭高能粒子“攻击”。
“给卫星装APP”
防灾减灾响应缩短至1小时
王尚广介绍,过去的卫星在研制时就有相应的任务,发射升空之后也只能完成特定任务,“有了云原生后,基于云原生的环境,我们可以在卫星上实现服务生成、更新或应用上注,将原来的任务A,升级或变更为任务B任务C。”
王尚广解释说,当卫星有了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KubeEdge之后,科研人员可以在卫星上构建一个对所有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环境,像手机一样可以装各种各样的APP,分门别类用于环境监测或是科研实验,“以往的卫星就像老款手机只能打电话,做不了其他任务。有了云原生后的卫星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可以安装各种APP和软件,功能更强大,也就是智能卫星。”王尚广说。
王尚广举例解释了智能卫星的应用:过去发生洪水时,需先在地面将“拍摄灾区图像”的指令传输给卫星,卫星再将拍摄到的影像回传。待卫星将影像回传后,地面再统一进行云检测和水域提取,到最终生成监测报告通常需要1天。“我们分析了回传的数据发现,很大部分影像都有云层遮挡,是没有用的,但由于卫星没有筛选处理能力,所有的数据还是要传到地面才能进一步应用。”王尚广说,“因此卫星的在轨计算功能是迫切需求”。
当卫星有了云原生边缘计算能力后,卫星可以在轨进行AI推理,将被云层覆盖超50%的低质量图像数据丢弃,减少传输无效数据,降低传输压力。有效图片回传后,在地面再利用高精度AI模型进行运算,进一步缩短影像预处理、水域提取、监测报告生成的时间,最终生成监测报告只需1小时左右。
智能卫星的投入使用,将给防灾减灾领域带来巨大变革。除了将应急响应时间从“天级”降低到“小时级”外,卫星边缘任务还可按需更新,通过在轨AI推理,比较暴雨前后图片,推测山体坍塌风险,提前预判地质灾害隐患,并发出预警。
据了解,此次华为云的云原生边缘计算在太空成功验证后,将继续部署“天算星座”一期的6颗卫星,在太空中形成协同计算网络,更好地服务航空航天、应急通讯、生态监测、防灾减灾和城市建设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