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资源 >> 正文 >> 正文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来源:遥感 时间:2023/2/13
为什么会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818/

9月27日,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京正式成立。该中心依托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建设,是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解决遥感卫星应用面临的技术问题,构建遥感应用工程化研究和技术成果验证平台,搭建遥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桥梁。

卫星遥感科技既能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又能服务于百姓生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我国已发射数百颗遥感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上百颗遥感卫星和上千种遥感应用之间,有一个必不可少但容易忽略的中间环节,那就是为遥感应用提供支撑服务的的共性产品和共性技术。”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顾行发指出,大量用户在遥感数据的技术处理、产品加工和信息分析等方面面临很多共性问题,共性产品和共性技术等共性需求是遥感数据实现业务应用的基础。“但当前,共性产品和共性技术支撑服务严重欠缺。”

顾行发说,为保障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卫星数据“一星多用、多星组网”“资源高效利用”等要求,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调研分析21个行业部委余项卫星遥感应用业务需求基础上,设计了空基遥感应用共性产品和共性技术体系,将具有基础、通用性的信息产品和相关的技术工具,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给有需求的用户,降低各层次用户的应用技术门槛,提升空基数据产品的标准化和定量化精度。

据了解,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前身为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历经十余年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建立从卫星数据接收、处理、产品开发到共享服务完整的遥感卫星应用技术链条与验证平台,系统提升我国遥感卫星应用的广度、深度和效益,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年)、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民用航天预先研究,以及我国首个遥感卫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等国家重大遥感卫星计划任务的论证和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命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实施国家重大卫星应用工程为导向,组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面向自主遥感卫星应用,突破制约高质量规模化应用关键问题,构建遥感应用工程化研究和技术成果验证平台;通过搭建遥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桥梁,培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当天,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据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空天院研究员周翔介绍,该平台面向卫星遥感应用共性、基础性服务需求,提供空间信息产品质量检验与品质保障能力,提高遥感卫星应用精细化、定量化水平,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平台经过4年的建设实施,取得了首批成果。平台首次建成覆盖全国、遥感全要素、规模最大的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站网体系,推动遥感产品的检验验证由实验室走向常态化、业务化,实现24种以上共性产品的高精度处理和共性技术服务,支撑推进各领域综合应用和产业加速发展。

平台已建成由全国48个站点组网运行的光学/微波卫星真实性检验站网;形成6个综合实验场的联合试验与检验技术能力;建成几何、辐射、陆表、植被、水体、大气等6类24种共性信息产品的检验与仿真分析能力,以及影像校正、信息提取、定量反演、检测评价、分发服务、标准等6大类共性关键技术的检验与评价能力;提供共性技术工具超过个;支持13个以上行业和区域用户部门技术培训与资源共享;每年可开展4次以上行业部门的联合试验,为各领域综合应用提供同步观测、模型算法、产品检验、仿真数据、真值数据、交流平台等业务化多层次共享服务。相应成果可在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减灾防灾等国家重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还宣布了应用与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的战略规划,在全国建设京津冀应用与产业发展基地、长三角应用与产业发展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应用与产业发展基地、数字黄河应用与产业发展基地、长江大保护应用与产业发展基地,推进遥感卫星应用的技术成果转化与产学研用模式建立,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海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