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物质载体,伴随了中华民族发展的主要历史,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万余里的北疆,它从东到西横亘半个中国,是中国北方人文与大地完美的契合。
长城溯源
长城的修筑延续了两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正值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之间互相兼并,出现秦、楚、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的诸侯国。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各自在自己的领地上修筑起一道或数道高大的城墙。秦统一六国后,将战国时期秦、赵、魏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并进行修缮,在北方形成了一道蜿蜒万里的军事防御线,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此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对长城进行了修缮和补充。汉朝时多次派重兵北击匈奴,然后陆续修筑了一条东起辽东西至新疆的长度达两万里的长城,汉朝也成为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几个鲜卑政权为抗北方的突厥、柔然等少数民族的威胁,也修筑了长城。隋朝虽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但未能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问题,所以也多次修筑长城,但大多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修缮,没有多大增筑新修,较之秦、汉长城的工程,相差甚远。
唐、宋、辽时期,长城的修筑规模较小。唐、宋时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其原因是唐代突厥等游牧民族已归中央政权所统辖,长城已失去其原本作用。宋时只是在雁门一带修筑了一些城堡以警备辽的南进。宋王朝势力退到长江以南后,更谈不上修筑长城了。隋之后,较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是女真族所建的金代,金长城是古代少数民族所修建规模最大的一条长城,主要是为防御蒙古族。蒙古族势不可挡地兴起后,建立起的元朝版图地跨欧亚,根本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
明朝在灭掉元朝后,原来的统治者蒙古贵族逃回旧地,但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掠夺,同时东北又有女真的兴起,因此明朝十分重视北方的防务,明朝也成为中国古代长城修建的最后一个高峰。明长城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坚固、最雄伟的长城。明长城不仅工程量大,在工程材料、修筑技术和防御配置方面也有很大发展。明长城也是今天保存最完整的一条长城,山海关、八达岭、嘉峪关等都是明代的长城建筑。清王朝统一天下后,长城仅成为实行满禁和蒙禁的管理设施(用于防止长城里边的人到长城外边去),基本失去了军事防御意义。
历史上的北京长城
北京市范围内的长城,始建于北齐,明代大规模修筑,沿燕山和太行山内侧山脊而行,地跨京北山区平谷、密云、延庆、怀柔、昌平、门头沟6个行政区,整个走势呈比较连续完整的半环形。根据年国家文物局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成果,北京市内北齐长城遗存24处、明长城遗存处;长城墙体全长.77公里,包括北齐长城墙体46.71公里(14段)、明长城墙体.06公里(段),单体建筑座,关堡处。北京市境内长城遗存材质类型以土、石、砖及山险为主,还包括山险墙及消失段和其他。长城北京段因其拱卫京师的特殊使命,成为有长城分布的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的段落,是中国长城最杰出的代表。
京师屏障八达岭
八达岭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一段长城,明代的《长安夜话》中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山西、内蒙古、张家口方向进入北京的交通要道。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对八达岭长城进行改造和革新,在建筑材料上使用高质量的青砖,在结构上新建空心敌台,利于作战和储存弹药物资。年八达岭长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雄关如铁居庸关
居庸关位于北京昌平以北长约20公里的“关沟”中。居庸关修筑长城是自北魏和北齐开始的,自此居庸关才与真正的万里长城相结合,成为长城上的重要关口。元朝时此地成为皇帝往返大都和上都的重要通道,在此地设立行宫、修建花园等建筑群,现已无存,只留下一座大理石砌筑的方型塔基,即居庸关云台。明朝时,修筑长城的活动达到顶峰,朱元璋派大将徐达主持居庸关等处关隘的修筑与巩固,居庸关才成为真正的雄关。现存的居庸关有南、北两个外围关口,门外各建有一座瓮城。南关瓮城的北侧为主城台,城台上建有一座高大的三重檐城楼,是居庸关最高大的单体建筑,“天下第一雄关”六个大字就悬挂其上。关沟两侧山峦重叠、溪水潺潺,在年前的金代就以“居庸叠翠”而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青山浓郁慕田峪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内,西接居庸关,东连古北口,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卫体系,以“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之美享誉中外。慕田峪长城有三个特点:其一,慕田峪长城的关门由三座互相通连的空心敌台组成,三座敌台上有三座望亭,关门不设正中,而是在关门东侧,造型甚为独特;其二,慕田峪长城气势雄伟,从海拔米的慕田峪关到海拔米的“牛犄角边”最高处,相对高度变化较大,极富立体感;其三,与其他长城多在荒山野岭之上不同的是,慕田峪长城地区林木葱郁、水草丰茂,风景异常秀美。
战火淬炼古北口
古北口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东南,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由蟠龙山长城、八大楼子长城、黄峪沟长城、卧虎山长城等多段长城组成,是我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于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在古北口的战事,有资料可查的就有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成为长城沿线抗战的中心。年,面对强大的来犯日军,中国军队在这里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拼死抵抗,众多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风雨危崖司马台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北部与河北滦平县交界处,东起望京楼,西到将军楼。它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属明代“九镇”中蓟镇古北口路所辖。司马台长城全长5.4公里,被司马台水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有16座敌楼,西段有18座敌楼,分布密集、形式多变、结构各异,楼间距平均在~米之间,有“长城博物馆”之称。司马台长城上的“云梯”和“天桥”充分显示出长城建筑“以险制塞”的特点。云梯是单面墙体,长约50米,坡陡墙窄,呈直梯状沿山脊上升,两侧是百丈深渊。百级云梯东面是天桥,长米,宽仅30厘米,两侧是悬崖峭壁。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
奇险绝美数箭扣
箭扣长城东连慕田峪,西接大榛峪,是北京境内一段最险峻的长城,整段长城因蜿蜒如“W”状,形如满弓扣箭,故得名“箭扣”,它的很多景点充分展现了长城的“惊、险、奇、特、绝”。虽然箭扣长城由于自然风化严重一直未对外开放,但前来观光探险的游客络绎不绝。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对此处开展了修缮保护工程,修缮过程严格遵循“最小干预”的理念,采取“先考古、后修缮”的方式,最大程度保留历史原貌。至今,箭扣长城仍以沧桑的身躯显示着险峰之上的无限风光。
长城的维修与保护
古往今来,长城的巍峨壮阔以及包含在其中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建筑才能和军事谋略都让世人折服。但在时间的冲刷下,长城不断经历着残破至消逝的过程。一方面,长城千年来一直裸露在外,自然界的各种力量,如水患、地震、风沙及植物根系生长等各种力量不断侵蚀着长城,给长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源自人为因素。在长城本体及周边区域进行生产建设活动、挖取山石、农作物耕种和灌溉等,对长城保护形成了较大威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给长城带来了安全隐患。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长城的维修、保护与综合利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议“保护文物,修复长城,向游人开放”。随后,国家文物局就组织开展了居庸关、八达岭和山海关长城的修复工作。在勘察设计方案审定阶段,梁思成先生提出了长城维修的三项基本原则:古建筑维修要有古意,要“整旧如旧”,按原状维修;长城上的游客休息座椅的布置,也要讲究艺术性,不能在古长城上搞“排坐坐、吃果果”的布置,要有野趣,讲究自然;在长城边种树,不能种高大乔木,以免影响观看长城的效果。年,施工完成,遂对外开放。由于交通不便,去的人不多,但还是接待了不少国家元首和外宾。
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保护万里长城的通知,重申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辛勤创造的伟大建筑,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古代文化遗产,必须根据国务院历次发布的关于保护文物的指示严加保护,要求责成当地人民公社对长城分段负责加以保护,对近年来已拆毁部分,由各有关区、县和原拆毁单位会同市文化局酌情(工作量不大的)以拆下的砖石予以修补。为加大保护力度,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长城、居庸关云台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逐年维修整理,供国内外游人参观游览,起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关于保护万里长城的通知
(北京市档案馆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城遭受严重破坏。一些文物保护专家痛心疾首,强烈呼吁。这种状况得到党中央重视,李先念同志批示:“长城不能毁”。国务院组织人员开始调查长城状况,纠正破坏长城的做法。
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长城保护的春天。年7月,《北京晚报》《北京日报》《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发起“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社会募捐活动。活动原本计划筹集15万元人民币用于长城的部分维护,然而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收到的捐款超过了万元,大大超过了预期。9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活动题辞,使修复长城的社会赞助活动进入了高潮,在全球华人界掀起了保护长城、宣传长城的文化热潮,也拉开了20世纪80年代修复长城的序幕。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等著名长城景点的修复都由此获益。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长城北京段整体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12日,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受到世界瞩目。
年9月,邓小平同志题辞
0年以来,北京市人民政府逐年加大对长城的维修保护力度,平均每年投资近千万元,对长城进行保护抢险加固,如密云鹿皮关、古北口、望京楼;延庆岔道城、九眼楼、平谷将军关、门头沟沿河城、怀柔黄花城、箭扣长城、密云吉家营、白马关长城等通过抢险加固,大大削减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涌现出了一批以箭扣长城为代表的示范性保护工程。依托箭扣长城修缮工作基础,不断总结经验、实践探索,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挂牌成立,成为国内外长城维修保护经验的交流平台。
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关于长城保护的专项规章。它的最大意义是利用法律手段,架构起国内第一道长城“保护网”。从此以后,北京境内的长城将依法得到妥善保护,而对长城的开发利用也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变得更加科学化。6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长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第一次在综合性法规之外为一个单项文化遗产制定的专项法规,开创了文物专项立法的先例。《条例》针对目前我国长城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保护管理措施,是长城保护的一个里程碑。根据《条例》中设立长城保护员制度规定,北京市积极推进长城保护员队伍建设。截至年上半年,北京长城保护员队伍共人。长城保护员职责包括巡视、险情监测、环境清理、劝阻游人攀爬野长城等,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长城遗产保护网络。
6年至年,为进一步摸清长城家底和保存情况,国家文物局组织长城沿线各地开展了最为全面、系统的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长城资源调查制定了统一的调查技术规范,采用遥感影像、地理信息、三维扫描、数字摄影测量等多项现代技术,进行科学精确的长城长度量测,获取了大量的文字、照片、录像以及测绘数据等长城保护第一手资料。随着长城资源调查的展开,长城资源信息也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建立了长城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了长城资源的信息共享。
进入新时代,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的出台,长城文化带作为“一城三带”中的重要分支,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年-年)》作为专项规划于年4月公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长城文化带的下一步工作要求及规划目标。同时,国家还在大力推动长城国家公园建设,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的指导下,长城国家公园必将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长城蕴含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也将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内容来源: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中心/苗明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