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资源 >> 正文 >> 正文

撑起环境遥感监测半边天记生态环境部卫

来源:遥感 时间:2022/8/9

近些年,一些传统意义上由男性主导的工作逐渐出现了妇女的身影,高精尖的遥感监测领域也不例外。作为我国环境遥感监测的重要技术阵地,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就活跃着一支由56位女职工组成的环保“娘子军”,她们顶起了该中心环境遥感监测业务的半边天。在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2月28日来到该中心,近距离领略了她们的飒爽英姿。她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亮,曾获生态环境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部门的多项表彰。在她们柔弱的身躯背后,是为环保事业奋斗不息的使命感。

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大气环境遥感部的9名职工中,有6名女性。厉青(左五)为该团队的负责人。

“三八红旗团体”守护蓝天白云

说起“大气遥感”,许多人会感觉陌生,这意味着它独特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下简称“卫星中心”)大气环境遥感部在这个领域奋斗了10多年。

卫星中心成立之前,环保业务应用遥感技术还比较少,从研究到业务应用难度大,中心成立后,厉青担起了大气环境遥感部负责人的重任。大气遥感部现有职工9人,其中女性6人。她们长期担负着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研究及应用工作,克服大气遥感技术诸多难题,荣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并将大气遥感技术开创性地应用于环境保护业务化工作,在重污染应对、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成果多次被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这支以女性研究人员为主的队伍多年来牵头攻克了大气遥感领域灰霾、近地面颗粒物、污染气体监测、秸秆焚烧监测等多项研究及应用技术,提出了大气环境卫星遥感监测指标体系、产品体系、技术流程和业务方案,形成了“环境空气卫星遥感监测工程应用体系”,集“标准规范、模型方法、软硬件系统、产品服务”于一体。

2月28日,大气遥感部工作人员张玉环告诉《环境与生活》杂志,近年来,大气遥感部开展的全国秸秆焚烧监测、灰霾、沙尘等的日常及应急监测工作,为国家及时掌握区域污染物的分布,及应对区域灰霾大气重污染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例如,年1月、10月、12月以及年2月发生大范围灰霾情况时,其部门及时提供了灰霾发生的面积及影响程度等重要信息,为生态环境部应对灰霾污染争取了监测数据的主动权。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能够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环境执法的效率,为环境监察、防治大面积秸秆焚烧、控制大气污染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两天东北地区的秸秆露天焚烧又频繁了,昨天的遥感监测结果就显示有多个火点。”

这支队伍的相关成果获得两项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奖项。该团队被评为年生态环境部直属机关“三八红旗集体”。

“拼命三娘”呵护同仁

说起厉青这位部门负责人,张玉环的言语中流露出敬佩。在同事眼中,她是“拼命三娘”,她的拼劲带动了整个团队。由于长时间聚精会神地伏案工作,厉青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她曾在某个周六加班后开车回家,路上碰到障碍物猛踩刹车后把腰扭伤。按照医嘱,她应卧床休息一周,但她却趴在床上认真修改监测方案,通过网络与部门同事交流。

在张玉环看来,厉青还是一个“学习劲头特别足的人”,有专家到卫星中心为大气环境遥感部的人做培训时,厉青“永远是提出问题最多的那一位”。

工作上对下属严格要求,但厉青在大家眼中还是平易近人的暖心大姐,对部门同事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张玉环提到了一个小细节,“在安排中央环保督察随行人员名单时,她为了尽量不影响同事们照顾家庭的需求,会不厌其烦地协商大家的出行时间。”

凭借突出的工作成绩,厉青入选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第一批国家环境监测一流专家”“第二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她还于年获得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颁发的“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用张玉环的话说,厉青橱子里的“获奖证书一摞一摞的”。

面对这些奖项,厉青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千千万万环境保护工作者中的小小一员,尽力做好我的本职工作,近年来组织给我很多荣誉,让我心存很多的感激和感动,这些都离不开卫星中心及团队的齐心协力。”

刘晓曼: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监管业务的开拓者

卫星中心生态环境遥感部自然保护地工作组组长刘晓曼,年被破格评为研究员。第一眼看见她,留着一头干练的内扣短发,灰色毛衣外套衬得人素净、干练而沉稳。刘晓曼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毕业的博士,4年从卫星筹备办公室入职,一直从事生态监测评价方面的工作,开拓创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监管机制与模式,形成了集技术方法、业务示范与标准体系在内的完整业务化体系,并带领团队持续10年在全国实现了业务化运行。在中心工作15载,刘晓曼的感受是“从事的工作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浅到深、从被动到主动、从应急到定期、从监测到评估。”

卫星中心生态环境遥感部自然保护地工作组组长刘晓曼,开创了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监管机制与模式。

她解释,“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多、面积大、分布广、地理环境复杂、建设项目繁杂、监管人手少,加上很多保护区交通可达性差,依赖传统的地面调查手段,难以及时发现和监督保护区内各项违法违规活动。”刘晓曼强调,中心从9年成立以来,工作中时刻以管理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创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天地一体化协同监测的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发现各项人类活动,并将线索及时提交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组织核查和处理,真正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处理。该业务从最初应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逐步向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建设项目准入等扩展,也在落实中央领导批示、群众举报、媒体曝光以及多次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和检查工作中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可谓“监测手段的极大创新”。

目前,该工作凝练形成了面向全国使用的技术指南和管理办法,并形成了定期监测制度,工作成果于年获得了原环境保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实现了每半年一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每年一次省级自然保护区(多个)的人类活动全覆盖监测,累计发现56万多条的问题线索,先后给生态环境部上报各类报告份,获得部领导批示53次,有效支撑了中央环保督察等重大任务的线索筛选和证据锁定。同时,刘晓曼的小组还连续两年组织编制31个省(区、市)的“绿盾”重点问题清单,整理各省问题台账5万余条,并参与现场巡查,支撑了“绿盾”、“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目前该工作是我们中心业务化程度最高、管理支撑力度最大、上报报告最多、获得部领导批示最多的业务,也是我们中心的拳头产品和品牌”,她自豪而又欣慰地说。

在普通的岗位上也能做好不平凡的事情

自然保护区遥感监管工作范围广、任务重、时间紧、环节多,可能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张图或一份报告,但这个过程中的工作链条非常复杂,要经过大量的影像查找、下载、处理、人类活动信息提取和审核、专题图制作、报告编制等多个环节,经常还面临多项任务交叉叠加,工作中总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突发状况。

刘晓曼作为组长,为了保证每项工作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实、做准、做细,除了和同事们一起参与遥感监测和报告编制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精力要花在组织协调、进度统筹和问题解决上,每到任务重的时候,她都和组里的同事们连轴加班。她“脑中时刻绷着根弦,我们的成果直接服务于管理和执法,我们的报告不仅仅是个人的成果,更代表了卫星中心的水平和态度,我作为组长,必须对每一个数据严格把关,确保不能出错”,有时同事们编制的报告甚至要被她修改4-5轮才能报给领导。

除了在办公室研究业务,刘晓曼还有一部分任务是在实地检查和核查,“一些检查如暗访等,都得自己提前规划路线,很多保护区交通不太便利,路也比较难走,有时走着走着就没路了,一天也看不了几个点,晚上回来就要加班整理材料。”

工作之余,刘晓曼还始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