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前景 >> 正文 >> 正文

3801个样点清查土壤资源家底

来源:遥感 时间:2024/8/6
本报讯(记者王可心)日前,随着最后一份土壤样本自怀柔区送回,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外业调查采样部分宣告结束。接下来,这些取自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的大量土壤样品将进行测试化验,获取进一步的理化数据。今年2月底,北京市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国家下发的个调查样点,包括个表层样点和78个剖面样点,进度居全国前列。今年北京市有10个区参加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调查点位涉及个镇(乡)的个村。“近年来,北京农用地的土壤肥力提升了,目前开展的建设用地减量化腾退复垦等工程,使得耕地面积正在增加。近年来地下水位的变化使得四十多年前‘二普’的沼泽土、盐碱化潮土和风沙土面积也减少了。总体来讲,外业调查采样获得可喜的结果。”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组副组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吴克宁说。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简称为“三普”。此次普查距离年启动的“二普”已有43年,这期间城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郊野变为城镇,荒山披上绿装,农田种植越来越机械化……自然条件的变化与人类的活动对土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土壤的质量现状如何?还有多少后备耕地资源?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在这一次普查中得到更详细、更全面、更完善的数据支持。“土壤‘三普’按照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时间安排进度展开。年是启动与试点之年,已在全国选取88个县开展试点。北京有10个区入选,是全国最多的。”吴克宁介绍,与“二普”相比,这次普查的范围更大,技术手段也更加先进。“三普”的普查对象包括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不仅是对现有耕地的‘健康体检’,同时也对后备耕地资源进行调查评价,以贯彻落实我国‘大食物观’下的藏粮于地战略。”吴克宁介绍,此次普查综合使用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条码识别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手段,比如在外业调查采样阶段采用了电子围栏技术,所有外业调查采样人员必须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采样,上传外业调查的记录、照片和录像,否则无法上传数据。“作为全国试点区最多的地区,北京市集结了雄厚的专家力量参与工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市“三普”工作技术指导组副组长邹国元介绍,专家资源方面以北京农林科学院为主,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40余位土壤方面的资深专家参与,按照一位专家对接一个区,2至3位专家对接一个片区的模式,指导各区外业调查队开展土壤采样。“采样工作非常严格,在哪采、采多深、采多少量、用什么工具等,都有明确要求。”邹国元说,北京丰富的专家资源为普查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助力。接下来,普查即将进入内业测试化验阶段,以完善与校核补充土壤类型为基础,以土壤理化性状普查为重点,更新和完善土壤基础数据,构建土壤数据库和样品库,开展数据整理审核、分析和成果汇总等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