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前景 >> 正文 >> 正文

做一个有理有据的学术杠精是什么体验

来源:遥感 时间:2023/7/25

刘晓岳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候学专业级博士研究生

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兰州大学优秀研究生()

大气科学学院防疫优秀志愿者()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西北地区第六届研究生英语演讲邀请赛二等奖()

兰州大学第三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

兰州大学“三好”研究生()

CET-;CET-;TOEFL

……

年4月,EnvironmentalResearch刊登了刘晓岳以第一作者完成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论文——TheroleofseasonalityinthespreadofCOVID-19pandemic。在短短5个月内,该成果被包括NatureMedicine等权威期刊引用30余次,入选WebofScience高被引论文,在谷歌学术被引41次,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网站转载余次。

“兰州大学位处西部,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坚守奋斗精神是一直传承下来的。”刘晓岳从年第一次踏入兰州大学的校园,到现在读博士已经7年了。至今,刘晓岳一直使用本科时学校统一发的邮箱账号作为自己常用的邮箱账号,“本科时用这个账号联系老师,后来形成了习惯,一直在用。”虽然年从本科生身份变成硕士研究生身份,年又升级为博士研究生身份,每次升学,学校都为他配以新的邮箱,但刘晓岳一直使用旧的邮箱。

旧的邮箱记载着他一路的科研成长,初心未改,热爱依旧。

“兴趣+求知欲=热爱”

刘晓岳本硕博均就读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他与大气科学的“不解之缘”,还得从儿时谈起。

是气象局的天气咨询热线,也是刘晓岳小时候最喜欢的号码。早中晚的天气情况,刘晓岳都要打电话问一问。每次打电话是三块,一天三次,很快家里的座机便欠费停机了,“爸妈去电信局查账单,发现全是我给气象局打的电话。”刘晓岳不好意思地笑了。

小学时,经常阴雨连绵的武汉竟然出现罕见的沙尘天气,漫天黄沙。极端天气给刘晓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他心中埋下了探索自然气象奥秘的种子。

“高中有一次天完全是黄色的,呼吸非常困难,当时我就很好奇是什么原因,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谣言:雾霾、沙尘、氯气泄漏等等。”但是后来在专业学习中,刘晓岳查看了当时的天气形势和卫星云图,发现跟这些都是农民把未处理的秸秆进行焚烧,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扩散到大气中,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远距离传输,迅速降低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和能见度,而且有非常强的刺激性气味。

高考结束,刘晓岳在志愿表第一项填报了兰州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天不遂人愿,一向喜爱气象的刘晓岳被调剂到了药学专业,但这个意外的结果并没有动摇刘晓岳的初心,他开始寻找机会转专业。很快,他便通过军训期间举办的大气科学基地班的考试,顺利进入到梦寐以求的大气科学专业进行学习。

刘晓岳认为,本科阶段的课程学习,对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所讲述的知识还需要自己在课后加深理解。因此每次上完上午的一二节课,他就会利用早晨时段空下来的时间去图书馆进行复习,将课上的笔记作为辅助,对所学公式进行完整的推导,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很多知识是自己在课下做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回顾课本才掌握的,所以课下的功夫还是非常重要的。”

本科毕业后怀揣着对大气科学的热爱,刘晓岳以推免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候学专业的研究生,师从黄建平院士,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氧循环的研究工作,研二时便获得了硕博连读的资格。

加入黄建平院士的课题组,刘晓岳切身体会到服务国家需求的科研导向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团队自由活泼的氛围,又缓解了诸多不必要的压力。“在我的印象里,黄老师从未对我们发过脾气。即是我们有做得不对的地方,黄老师也一直都是在鼓励和引导学生。”黄老师平时也十分关系学生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对学生的邮件都是“有求必应”——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困惑。

本科阶段的学习主要局限于掌握课本知识,到了研究生阶段,刘晓岳学着内化知识、用批判性思维反向思考结论的正确性,“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对于任何接触到的信息,不能一开始就无条件的接受,要首先去想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说得不好听点,我也感觉自己慢慢变成了一个‘杠精’。”

“将国家的需要摆在最前头”

刘晓岳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年底,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开始蔓延。很快,这里就变成了重灾区。武汉“封城”,刘晓岳所在小区接连出现了20多个确诊病例,被严格限制出入。置身于全国疫情防控的中心,刘晓岳在担忧之余也感到十分痛心。严峻的形势下,他主动交出了自己的“请战书”——到社区做志愿者。

这个提议很快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当时情况很不明朗,没有研发出疫苗,确实什么都没有。”即便如此,刘晓岳依然选择勇敢扛起责任,在无疫苗保护的情况下,向危险逆行。搬运采购物资、清点食品数量、帮助居民缴纳水电费,都是他工作的内容。

刘晓岳做志愿时搬运蔬菜物资

从2月底到武汉解封前,刘晓岳一直坚守在社区志愿者的岗位上。就在这段时间内,一个来自导师黄建平的电话为他带来了新的抗疫希望。作为科研工作者,黄建平希望能像气候预测一样建立新冠疫情预测系统,为全球疫情发展提供科学预测预警。

“刚听到这个消息其实是有点懵的,因为我一直从事的是大气科学研究,从未接触过流行病学领域的内容。”刘晓岳所面对的不仅仅是零基础的技术困难,而且倘若接下这项工作,意味着他需要暂时放弃即将取得突破的科研任务,将来的工作进展和论文撰写都将成为未知数。

短暂犹豫后,刘晓岳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马上投入到这项新工作中。从那天起,社区志愿者的值班室便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刘晓岳决定在这里同步进行志愿服务和科研工作。

参加此次新冠疫情预测系统构建的基本都是低年级的学生,一共只有七八位同学,没有人有十足的把握能得出完美的结果。一经召集,大家便开始日夜搜集国内外更新的各项数据,不断进行尝试调整。

在工作之余,刘晓岳不断查阅大量文献,弥补知识漏洞;每日参加老师的线上组会,汇报工作进展,接受专业指导。

小组成员除了搜集公开的每日新增确诊、康复、死亡病例之外,还要搜集气象数据(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环境数据(污染物浓度等)等信息。“这些数据,有些是政府机构公开的,有些则需要通过实地站点观测、卫星遥感等手段进行获取。”

在全组的满腔热血和不懈努力下,这项工作终逐渐有了突破,刘晓岳的辛苦付出也有了回报。

年5月,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发布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预测系统”。系统上线一年多来,基于大气领域中“统计-动力”方法建立的预测系统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北京新发地、郑州、南京、厦门等疫情预测中得到有效检验。

年6月,黄建平指导刘晓岳和其他几名团队成员共同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在线发表了题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震荡暴发特征》“Theoscillation-outbreakscharacteristicoftheCOVID-19pandemic”的最新成果,揭示了振荡中突变上行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主要特征。其中此起彼伏的振荡主要受季节变化和病例上报滞后的影响,而短时突变则主要由人员聚集引起。这项成果为全球新冠疫情的科学建模和参数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疫情结束后,刘晓岳收到了两封沉甸甸的“礼物”:武昌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颁发的“防疫抗疫志愿服务纪念证书”和他所服务的东龙社区向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党委发来的感谢信,过去几个月的点滴又浮现在眼前。

看到“重启”后的武汉,刘晓岳发自内心地感叹,之前经历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

疫情初期,学界对“气象要素如何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和发展”的这一问题存在争议。一些研究发现,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SARS-CoV-2(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时间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个结论引发了公众的猜想,即夏季到来后,新冠肺炎疫情会得到一定的抑制。

作为气候学专业的博士生,刘晓岳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实验室研究仅仅讨论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时间,然而影响疫情发展的因素不仅只有环境温度和病毒的体外活性,还包括了群体免疫的比例、人群聚集的频率和规模、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等因素。”

他认为,这些复杂因素的叠加效应,才是真正影响疫情最终走向的。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刘晓岳开始尝试从大气科学的角度出发,将气候学中常用的EEMD(EnsembleEmpiricalModeDe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