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
在浩瀚的宇宙,
一颗以“少年”命名的卫星遨游其中。
8月4日,“闵行少年星”搭载CZ-4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点火升空,成功将“闵行少年星”送入预定轨道。卫星重43kg,由有效载荷、机热、综电测传、姿轨控、供配电等系统组成。
“闵行少年星”的成功发射,是汇集学生创意的航天工程实践和示范性教育成果,不仅满足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和开展科学研究需求,同时也是结合科技研发成果进行工程化应用的大胆实践,其卫星搭载的高光谱温室气体成像仪源于学生创意,创造于航天专家之手。
它的发射,意味着青少年有机会在航天专业科研人员带领下,与太空“对话”,开展一场面向未来的天地一体化应用场景创新尝试。
这颗卫星上搭载了孩子们送给太空的礼物和“巡天”“探地”载荷,不久之后,上海的青少年将以这颗卫星为起点,收集从太空中传输下来的数据,系统性开展测控模拟、测控演练、卫星应用等一系列航天科普活动。
航天闵行代代传承
为青少年定制“造星计划”
“闵行少年星”从何而来?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给出答案:“如果问时间,那大概是年举办航天科普教育活动的转念之间;如果说地点,那应该就是在传承航天基因的闵行这片土地上。”
位于闵行区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运载火箭与应用卫星的主要研制基地之一,曾圆满完成22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和3次月面探测任务以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神舟”问天、“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上海航天作为主要力量参与其中。
上海航天在闵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里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就是从事航天工作的,这里的学生也有着“学航天、爱航天、用航天”得天独厚的天然区域优势。
从区域优势出发,近年来闵行各所学校持续推进航天科普创新活动,通过“航天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在学生中普及航天知识,让航天梦想渐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推动更多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参与到祖国的航天事业。
向太空发射一颗卫星,对于还在校园里的孩子们来说,似乎是个遥不可及的梦,但在有着航天基因的闵行却可以变成现实。
为响应上海市开展科普创新活动的号召,闵行区教育局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共同制定了“航天科技少年强”计划,推动中小学生共同参与卫星设计、研制、搭载、发射等航天系列科普实践活动。“闵行少年星”(零碳小先锋)由闵行区教育局、上海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及相关企业基于科普教育和科学试验联合研制。
年5月“闵行少年星”计划正式启动,由闵行区教育局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携手,组织闵行区中小幼学生共同参与卫星设计、研制、搭载、发射等航天系列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通过探星、创星、造星、亮星、发星、用星六个环节推进实施。
活动得到了闵行青少年的积极响应,从学生中征集到条“太空天籁之声”、幅“太空创意画”、个卫星名称、个卫星表面涂装方案、余份卫星载荷方案……专家们从科学性、可行性和趣味性等角度综合评审后选定4个载荷方案与部分学生声音、画作跟随卫星进入太空。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学生可通过卫星测控站与卫星互动,接收并播放来自卫星传回的天籁童声和作品。
“孩子们思维活跃,又善于学习钻研,提出的方案有创意、有立意,从中我们既能看到他们对卫星遥感科学技术的探索,又能看到对于如‘双碳目标’等社会热点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