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向乌克兰军方提供情报支援,西方国家投了颗以上的商业遥感卫星,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低轨互联网卫星则直接为乌克兰军方提供通信服务,这些都让俄军在战场上吃尽苦头。因此,如何对抗大量低轨道小型卫星,就成为摆在俄军面前的一道难题。其实不仅俄军在研究如何对抗低轨小卫星,中国和美国也在研究。中国已经部署了大量的低轨小卫星,比如长光卫星发射的“吉林一号”低轨遥感卫星星座,性能就不输于西方同类产品。
(SpaceX公司能够一次发射60颗星链卫星)
曾经有俄罗斯政治人物声称俄军能够用反卫星导弹摧毁乌克兰上空的“星链“卫星。的确,目前世界上曾经试验过反卫星导弹的有四个国家:美国、前苏联/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这四国都具备摧毁”星链“卫星的能力。但是摧毁”星链“或者其他低轨道商业卫星的难点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成本。
要知道,SpaceX公司曾公开声称,星链卫星1.5版本的制造成本,在大批量生产后能够降到每颗50万美元左右。如果以重复使用的“猎鹰9”火箭发射,每次发射60颗,平均每颗卫星的发射成本也能够降低到50万美元左右。也就是说,每颗星链卫星的部署成本最低可以降到万美元左右。就算SpaceX现在还做不到最低成本,那么最多也就是每颗万美元左右。再举一例,美国Planet公司的“鸽子”低轨道影像卫星,体积为10厘米乘以10厘米乘以30厘米,重量为5公斤,就相当于一个飞行的相机+路由器,制造成本也只有几十万美元。
(美军士兵正在操作星链卫星地面站)
但是反卫星导弹的成本有多高?可以参考一下美国具备反卫星能力的“萨德”导弹的价格,美国国防部在年初以4.6亿美元的价格采购了10枚“萨德”导弹,平均每枚的价格高达万美元。中俄的反卫星导弹应该会比美国的便宜不少,但是应该也在0万美元的量级。用这样的导弹去摧毁传统的大型军用卫星是划算的,因为那些卫星的价格动辄就是几亿美元。但是拿这样的导弹去摧毁“星链”,还要打几千枚,在财政上是吃不消的。更何况SpaceX随时都能够大批量补充发射,俄罗斯制造反卫星导弹的速度,恐怕远远赶不上SpaceX发射星链卫星的速度。
(美国的“萨德”导弹价格极其昂贵,用来反低轨小卫星很不划算)
使用反卫星导弹来对付“星链”一类的大批量、廉价的低轨道卫星并没有实际价值。因此世界各大国都在研究别的反卫星手段。《南华早报》最近在中国大陆的公开论文期刊上就发现了中国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大气层内实施核爆炸来反卫星。中国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最近在《核技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显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套计算机仿真模型,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和准确性,评估以不同高度和当量的核爆炸进行反卫星作战的效果。
(美国在冷战时期曾经试验过在大气层高层引爆核弹)
这个研究团队的仿真结果表明,如果一枚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在80公里的高空爆炸,能够将空气分子变成一团梨形的放射性粒子云,在5分钟内上升到近公里的高度,并扩展到超过14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碎片云的强残余辐射可能会导致在这片区域运行的航天器,比如卫星发生故障,甚至直接损坏。但是这样的碎片云最终能够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落回到大气层内,不会停留在低地球轨道上,因此不会造成全球长时间无法使用低地球轨道的情况。
如果核爆炸在距离地面数百公里的低地球轨道上发生,情况则完全不同。在这个高度上没有多少空气分子,核爆炸不会产生什么云,但是会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终会被地球磁场捕获并在全球形成辐射带,将会长期威胁一切航天器,后果不堪设想。
可以说,在俄乌冲突仍在持续的背景下,中国研究团队非常及时地给出了应对“星链”威胁的方案,而且还是一个很完美的方案,在费效比和打击效果之间实现了平衡。虽然在大气层内实施核爆来反卫星,可能会被对手看成是率先发动核打击,而且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是肯定不会变的。但是,这显然是另一种形式的核威慑,让一切对手都无法忽视。我们传递给他们的信号就是,一旦开战,中国有能力让对手没有卫星可用。在俄乌冲突中出现的情况,中国是绝不允许任何对手也用到自己身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