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
林宗棠
梁守槃
闵桂荣
张钰哲
沈元
陈桂林
林华宝
黄春平
王飞雪
郑永煌
于本城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古代中国人从不缺乏遨游星空的浪漫想象。新中国成立后,从“东方红一号”到“天问一号”,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将“仰望”化为“探索”,一步步向“拥抱星辰大海”的梦想迈进。
有这样一群八闽英杰,他们从东南一隅走出去,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接续贡献着力量。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位可敬可爱的闽籍航天人——
刘亚楼
龙岩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首任空军司令员,在空军初创阶段,他在原航空学校的基础上组织建立了七所航空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空天人才,涌现出大批战斗英雄、航天英雄、功臣模范和蓝天英烈。
林宗棠
福州人,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主持制定关于“建立天、空、地、海一体化,航天、航空、电子技术结合,攻防结合,积极防御式武器体系”的建议,被列为国家国防科技发展目标,领导完成“十四星高照、十八机上天”的光辉业绩。
梁守槃
福州人,年底被任命为我国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一号的总设计师。他主持和组织研制成功亚音速、超音速、小型固体三个系列岸对舰、舰对舰、空对舰多种海防导弹,被誉为“海防导弹之父”。
闵桂荣
莆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两弹一星”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他是中国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学科创建人之一。年,他被委任为国家“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领导和组织了我国未来航天高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推动、见证着中国卫星事业继续蓬勃发展。
张钰哲
福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年,他发表了中国第一篇论述人造卫星轨道的论文,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对人造卫星轨道问题作了开创性研究。他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作了重要贡献。
沈元
福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他在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办学和科研教学组织及计算机在航空航天中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养航空航天科技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桂林
泉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副总设计师,长期从事航天遥感探测技术的研究,是我国静止气象卫星红外光电遥感技术研究的带头人。
林华宝
莆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空间返回技术专家,是我国卫星回收技术领域和返回式卫星的技术带头人之一。负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卫星回收系统,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作出重要贡献。
黄春平
福州人,航天系统工程管理和弹头技术专家。他曾先后担任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火箭系统的总指挥,将中国航天员第一次送入了太空;曾创造性地解决了飞行器局部回收难题,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飞雪
龙岩人,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是国防科大卫星导航学科的主要创立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顶层设计专家。
郑永煌
泉州人,酒泉卫星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他坚守大漠,全程参与“神一”到“神九”的发射任务。他参与研发的“待发段航天员应急救生技术系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于本城
三明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领衔导演了航天员出征仪式。他以稳健出色的幕后调度,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
……
这些闽籍航天人的事迹,让航天精神也成为书写中国梦福建篇章的重要精神支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逐梦九天,我们有更多的愿景与期许:中国航天必将写下新的篇章、新的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