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为大家介绍一位工作在航天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女性——陈卫荣。
“在中国,有20万人从事航天事业,陈卫荣只是普通的其中一员。”近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中心的陈卫荣作为中国航天优秀青年代表,其事迹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洲非洲地区语言节目播报。
该节目的播出,让中国航天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好形象作出了贡献,得到国内外社会很好的反响。
▲陈卫荣的故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亚洲非洲地区语言节目播出
陈卫荣是遥感卫星运行服务
战线上的一把好手,
运筹帷幄之内,却可遥控太空之中,
用智慧搭建遥感卫星运行服务的新模式。
她也是向外推广遥感应用服务的排头兵,
创新业务宣传方式载体,
用一张张“太空鸟瞰图”惊艳世人,
不断拉近遥感卫星与普通人的距离。
她还是孩子眼中的好妈妈,
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以榜样的力量播撒下航天报国的理想。
作为卫星运行部副部长,陈卫荣荣获过航天科技集团直属工会-年度“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年冬奥会上,陈卫荣带领团队完成了北京和张家口赛区的遥感卫星空气质量监测保障工作。
年,陈卫荣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毕业。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航天事业的向往,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入航天系统,成为当时技术总体部一名普通的数据处理工程师,自此开启了“牧宇观星”的崭新征程。
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姑娘,到雷厉风行的职场精英,陈卫荣先后从事SAR(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算法研究、卫星有效载荷管理与任务规划系统设计、地面系统建设、地面系统运行以及用户服务等工作,牵头建设了我国第一套多星多任务有效载荷管理系统,制定了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分发与用户服务国家标准,创建了遥感卫星快速应急服务响应机制和流程,创新了遥感卫星数据服务模式。
执着坚守,平凡岗位成就不凡事业
由于表现优异,年底,陈卫荣开始担任部门用户服务室主任,主要负责面向部委及行业用户提供业务化服务。截至目前,共服务全国2.7万用户、20家行业部委以及31家地方分中心,分发数据余万景,执行国内外灾害和事故应急服务余次,连续多年用户满意度达到96%以上。
成绩斐然的背后,离不开陈卫荣10余年的不懈努力和对遥感事业的执着热爱之情。谈及在工作中最难忘的事情,她提到了年的四川雅安地震。
当时由于灾情严重,当地交通受阻,通讯发生故障,遥感卫星数据几乎成了了解灾情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
面对国家各部委、四川省以及救援前线的迫切要求,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作为党员的陈卫荣挺身而出,和同事们迅速成立了红色应急服务攻关小组,地震当日就将灾前灾后影像数据提供给了有关部委,并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灾情数据共享渠道。
仿佛“一夜成名”般,影像数据需求的电话源源不断打来,“天眼”的强大功能逐渐被世人所了解知晓。
为了及时向社会各界提供精准数据,陈卫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整个团队努力克服流程机制不完善、人员短缺等一系列困难,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
最终,他们向来自12个部委的25家单位提供数据余景,为抢险救灾、灾后评估和灾后重建等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依据,事后10余家单位发来了感谢函。
“那半个月,每天都像上战场,每天都有新战役,不过也得感谢这次应急服务,为后续遥感卫星应急服务机制流程的建立打下了一个特别好的基础。”陈卫荣说道。
经过这次历练,陈卫荣和她的团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流程和服务机制,创新了我国遥感卫星应急服务模式,从之前的被动服务发展到一体化、全流程、主动信息服务模式,灾害服务由单纯灾后监测转向灾前预警、灾中监测与灾后评估相结合的全方位服务。
同时,也是得益于这次历练,陈卫荣带领的这支“红色”团队也更加的团结有力、无坚不摧。
“对我来说,每次用户发来感谢信或送来锦旗,哪怕只是一个致谢的电话或短信,都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咱们的国产数据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真让我感到骄傲自豪。”说到这里,陈卫荣无限感慨。
无私奉献,拼搏奋斗书写美丽华章
除了应急工作,陈卫荣还主动请缨,担起了“中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卫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