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发展 >> 正文 >> 正文

赓续文明添绿家园致敬70年气象成就系列报

来源:遥感 时间:2023/1/28

赓续文明

添绿家园

万圣狂欢夜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美丽中国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

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在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天气气候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气象、生态密切相关

新中国气象事业从起步阶段就将目光投向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中国气象局党组科学谋划,发挥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中的基础保障作用,主动融入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科学助推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实施,以气象之力赓续生态文明,用科技支撑添彩绿色家园,焕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气象部门在三江源腹地

开展观测试验。

布局

聚焦生态需求,写好气象作为“大文章”

年降水量不足毫米,蒸发量超过毫米——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的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恶劣的气候条件阻挡了传统农业的发展路子。不甘于此,当地顺应生态环境,以沙为媒、沙里淘金,发展起驼产业、沙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人气旺了、生活也富裕了。

这充分证实:

气候条件不仅决定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格局,亦深刻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而在气候变化不断威胁生态安全的今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与大自然相处的“趋利避害”之道——科学认识气候、主动适应气候、合理利用气候、努力保护气候,已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也正因如此,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无人区”,拐子湖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气象工作者代代初心如磐,开展了长达60年的气象观测,为生态保护、国防建设、防灾减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拐子湖气象站开展了长达60年的气象观测,

图为气象站旧貌(左)和新颜(右)。

对标生态文明战略要求,气象部门的发展理念实现了自主升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找准定位、抓住机遇、提升能力,积极服务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一幅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气象蓝图正徐徐展开——

从国家战略高度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纲举目张。中国气象局党组出台了《“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规划》,通过顶层设计,指导思想更清晰,目标原则更坚定,主要任务更明确。

年12月

人民网一篇题目为《〈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意见〉出台刘雅鸣: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气象智慧》的文章,引发业界瞩目。

《意见》既有“机制体制”,又涉“制度供给”,既有“工作措施”,又含“技术要求”,且明确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职责分工,上衔国家战略要求,下接行业发展实践,为生态文明建设拿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气象方案”。

生态文明气象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不断突破,发挥出有力的导向作用。

气象灾害防御立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立法等工作扎实推进,20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关于气候资源保护开发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全国超半数省级气象部门挂牌成立生态气象与遥感中心,江西、陕西、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气象部门还承担了地方生态遥感职责,服务站位提升了,需求对接也愈加精准。

生态江西

支撑

锤炼专业实力,当好碧水蓝天“守护者”

前不久的第二届全国智慧气象服务创新大赛上,“湖泊湿地气象服务创新技术助力长江大保护”脱颖而出,夺得气象服务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这不仅得益于其紧扣长江生态保护大主题,亦凭借着技术攻关锻造的硬实力——针对长江中游湖泊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突出问题,湖北、江西、湖南三省气象部门共创水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等气象服务新技术,填补了湖泊湿地生态气象服务技术空白,将气象智慧汇入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

湖北襄阳开展汉江湿地保护区小气候观测。

多年来,气象部门坚持“基础性科技型”定位,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走到哪,气象保障服务就跟到哪”——

锁定生态脆弱区,开展气象条件监测与影响评估

在京津风沙源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三北防护林建设、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等行动中提供了科学支撑。

推进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试点

在三江源、祁连山、丹江口、白洋淀等典型区域开展云水资源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和作业试验。近10年来,青海三江源借助人工增雨(雪)增加降水近亿立方米,黄河源头“千湖景观”再度显现,这背后有地面调水和自然降水增加的因素,也离不开生态修复型人影的贡献。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气象服务

瞄准打赢蓝天保卫战目标,发挥先导联动作用

在遇重污染天气时,全国20余省份的气象、生态环境部门均可遵照机制联合发布预警。如今,国-省-市-县环境气象综合观测和预报预测业务体系稳定运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汾渭平原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相继建成,国家级和北京、河北、上海等地开展的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评估业务为精准减排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看得见的服务成效背后,是气象部门长期以来对硬实力的不懈锤炼。

——有70年发展积淀托举下的厚积薄发。监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石,在对生态需求的不断对接中,我国形成了以卫星遥感为基础、地面监测为补充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全国陆地和海洋全方位、多层次、长序列的生态环境监测。

太湖蓝藻水华频次分布图(左)太湖蓝藻水华强度示意图(右)。

——有新时代、新技术浪涌中的顺势而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的重要指示精神,各级气象部门深挖数据潜力,激活创新动力,参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严守工作,纷纷被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让气象数据在生态领域焕发新价值。

——有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呼唤下的探索先行。在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气候环境容量、城市通风廊道分析、城市热岛效应评估等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通州区通风廊道规划示意图。

国家气候观象台

——洱海之畔护水佑林

拓展

深挖气候资源,擦亮绿色发展“金字牌”

气候造就品质,品质成就品牌。

今年7月,经过气象、农业、林果等多部门专家科学论证,巫山脆李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从装点一城的绿水青山,到蝶变成脱贫的“金山银山”,拥有千年历史的巫山脆李,而今成了网红名果、致富金果。

当地农民坦言:做梦也没想到能靠脆李翻身。县委书记也表示,气候认证显著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国家气候品牌展示区。

放眼全国各地,“汾河牡丹”花蕊茶、“金谷福梨”“京艳桃”……气候品质评估加持之下的特色农产品备受市场认可,附加值更随之提升。这一响应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新举措,也为助力乡村振兴找到了新支点。

不仅如此,气象部门和气象社会团体还依托气象科技优势,塑造“天然氧吧”“气候养生之乡”“国家气象公园”等生态品牌,为旅游业发展打造“金招牌”,带动了体育、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

绿色发展,“风光”无限。

气象条件所决定的风能和太阳能状况,直接影响着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效能。中国气象局先后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以及本世纪初实施三次风能资源调查,摸清了我国风能资源的宏观分布。

如今,气象部门已完成全国风能1公里分辨率、太阳能10公里分辨率精细化评估,可实时为余个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提供预报服务。湖北气象部门创新性地建立了风、光一体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报系统,成为企业减灾降本增效的有力帮手;内蒙古气象部门先后完成了5套风能、太阳能数值模式预报系统建设,预报区覆盖中国北方及东北亚地区……在气象科技的指引下,生态与经济正携手驰骋在宽阔的绿色之路上。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了这根本大计,气象部门将持续汇入“科技之计”,赓续生态文明,守护美好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作者: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苗艳丽

图片来源:本报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