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发展 >> 正文 >> 正文

瞭望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专访

来源:遥感 时间:2023/1/12
白癜风忌口 http://m.39.net/disease/a_6064851.html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充分发挥建制化、体系化优势,把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科技智库,助力实现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已整合基础地理、遥感、地面监测、社会统计等多种数据及可持续发展信息产品,汇聚数据量达到10PB,并且每年将以3PB的数据量进行更新。截至年9月,累计用户已超过37万(独立IP),遍及全球个国家和地区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扈永顺

11月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发射升空。SDGSAT-1是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研制。

年,联合国通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力争到年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下简称SDGs)。6年来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取得重要进展,但对于SDGs实现情况的科学评价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数据缺失是最主要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早在年就启动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中国科学院充分发挥多学科、建制化优势,专项自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设立和建设好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9月6日,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该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建设,是全球首个致力于以大数据服务SDGs的国际研究机构。

“应对SDGs所面临的数据挑战需要开拓更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掘利用和创新大数据技术,是解决当前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数据鸿沟以及信息和工具缺失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

地球大数据服务可持续发展目标

《瞭望》:目前SDGs数据情况如何?

 郭华东: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项SDGs,由涵盖食物、饮水、城市、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多项指标组合而成,旨在以综合方式全面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维度的发展问题,从而使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这一议程通过之后的6年时间里,一些SDGs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数据缺失问题依然存在。参照年发布的SDGs指标分类标准,有97个指标仍处于有评估方法无数据状态。指标数据的严重不足成为监测和评估SDGs的主要挑战之一。

针对SDGs的数据缺失、发展不平衡、目标间关联且相互制约等问题,地球大数据以其特有的宏观动态多尺度监测能力,为SDGs指标评价和目标实现提供支持。

《瞭望》:地球大数据如何助力实现SDGs?

 郭华东:人类社会活动加剧致使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为了更有效地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演变过程的影响,我们提出一个新概念:地球大数据科学。

地球大数据由具有空间属性的与地球科学相关联的大数据构成,包括陆地、海洋、大气及人类活动数据,不仅具有体量大、来源广、时相多、价值高等大数据的一般特性,同时也具有高瞬时性、任意空间性、物理相关性等特点。

通过地球大数据可以构建SDGs评价指标体系和决策支持平台,对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有助于产生更相关、更丰富的信息用于决策支持。

《瞭望》:《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评估了哪些中国可持续发展进程?

郭华东:近年来,我们基于地球大数据技术,面向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等6个SDGs,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指标监测和评估的案例研究。地球大数据主要通过3种方式服务6个SDGs:一是数据产品,二是方法模型,三是决策支持。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是过去三年来地球大数据技术支撑SDGs监测与评估实践的一次集成创新。报告聚焦6个SDGs,通过26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在典型地区、国家、区域和全球四个空间尺度上SDGs指标的监测评估成果。

例如报告针对6个SDGs中的20个指标,开展了~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进程评估。目前,评估的20个指标中,中国有4个指标整体已接近或达到要求,包括SDG2.2.1五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比例,SDG11.2.1可便利使用公共交通的人口比例,SDG15.3.1土地退化比例,以及SDG15.4.2山地绿色指数,未来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