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50周年(五)陈辉“东方红一号”卫星派生出来的第二个系列卫星是返回式遥感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是指在轨道上完成任务后,有部分结构会返回地面的人造卫星。通常卫星发射入轨之后,就在太空执行任务,并不需要返回地面。如通信、导航。气象卫星都是如此。但有的卫星却需要回到地面,如侦察卫星获得的情报;科学实验卫星携带的实验品等。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返回式卫星最基本的用途是照相侦察。比起航空照片,卫星照片的视野更广阔、效率更高。早期由于技术所限,必需利用底片才能拍摄高清晰度的照片,因此必需让卫星带同底片或用回收筒将底片送回地面进行冲洒和分析。各个航天大国都曾利用返回式卫星做军事侦察及国土普查用途。现在由于可从卫星上直接传送影像数据到地面,返回式卫星的功能又演变为进行需要回收实验品的空间试验室。年初,七机部第八设计院在总工程师王希季主持下,开始对返回式卫星总体方案进行探讨。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年至年9月为方案论证阶段;年9月至年3月为方案设计阶段;年3月至年1月为初样研制阶段;年1月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于11月29日成功返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是研制返回式卫星相机系统和回收系统的承担单位。作为光学遥感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上的第一代胶片型航天光学遥感相机恰似它的眼睛,能清晰地分辨出公路、码头等目标,收获了我国第一批从太空拍摄的重要对地观测资料。为此,中国成为继美、俄后,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返回式遥感卫星回收舱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回收后,发现了三个问题:卫星返回舱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裙部被烧坏;卫星部分电缆和仪器被烧坏;返回舱落点偏差大。经过分析和查找原因,最终发现是故障是卫星设计有缺陷。经过改进,年12月7日,我国第二颗返回式卫星进入酒泉发射场。科技人员正在对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进行全面技术测试。没想到在发射的关键时刻,出现了重大问题。12月7日12时22分,离火箭点火时间只有2分钟,指挥员下达了“摆杆摆动”口令,操作员立即按下电钮,但是摆杆没有动。再按仍没有反应,摆杆失灵了。这时,指挥员果断下达人工进行摆动的命令。只见三名士兵从地下室冲向几十米外的塔架。由于即将发射,塔架上的电梯已经断电,他们只能顺着塔架的扶梯,爬上30米高的塔顶,用手摆动摆杆。他们奇迹般地成功了。然后迅速跑回地下室,全过程仅用了5分钟。这是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发射架上吊装对接时的场面。此时已经超过预定发射时间10分钟,但还在卫星发射的最佳时间内,指挥员果断下达了发射命令。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3天后顺利返回,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出现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卫星圆满回收的当天,新华社宣布:“我国12月7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已按预定计划准确返回地面,圆满地完成了回收任务”。返回式卫星为中国航天遥感事业首开先河,在传输式遥感卫星使用之前的20多年里,我国国产的航天遥感资料都来自于返回式卫星,应用于国土资源普查、大地测量以及河流海岸监测等方面,还进行了大量的搭载科学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卫星在城乡规划、水利建设、地质资源勘探、考古以及空间育种等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FSW-1中国返回式卫星是主要用于国土普查的遥感卫星,20世纪70年代来共研制了六种型号,进行了24次发射。迄今为止,返回式卫星共研制了6种型号:第一代返回式国土普查卫星、第一代返回式摄影测绘卫星、第二代返回式国土普查卫星、第二代返回式摄影测绘卫星、返回式国土详查卫星、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分述如下:在“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的49年间,返回式卫星成为中国发射最多的卫星系列。在“实践十号”之前,中国共研制了国土普查卫星、摄影测绘卫星、空间育种卫星等合计6种型号、24颗卫星,卫星平台经过了三代跨越。中国是继美俄后,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从年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至今,中国已发射了23颗返回式卫星,搭载了数百个微重力科学实验室,其试验成果已经应用于新材料的研制生产、新药品的制造以及农作物新品种的栽培等方面。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