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市场 >> 正文 >> 正文

郭晓兵当前太空竞赛呈现多极化战场化产业化

来源:遥感 时间:2023/5/2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是多少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13569.html

太空能力是国之重器,关乎一国安全、发展乃至国际地位。近来,太空领域风起云涌。美国、法国、日本成立太空部队,“龙”飞船实现首次载人飞行,中国、美国先后发射火星探测器。有人说,太空竞争已卷土重来。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晓兵认为,与冷战期间的美苏太空竞赛相比,当前太空竞赛呈现多极化、战场化、产业化三大新特点。

一、国际太空格局多极化。美国及其盟国仍在太空领域占据优势,但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新型航天私企异军突起,太空发展的主体日益多元。

二、太空战场化趋势明显。太空军事建制渐成大国标配,太空武器研发不再遮遮掩掩,太空发生武装冲突的风险显著增加。

三、太空开发产业化的帷幕已经拉开。航天发射、天基互联网、太空资源开采等产业发展迅速。

这给国际社会开发和利用太空带来了新机遇,但也将严重冲击以“和平利用太空”和“太空自由”为基石的现有国际太空秩序。国际社会亟需建章立制,予以规范。

更多精彩内容

01

太空多极化加速发展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断言“谁控制了太空,谁就能控制地球”至今仍被引为警句。当前,随着大国博弈更趋激烈,太空竞争再度成为国际焦点。美军《太空防御战略》提出,太空是当今大国竞争的中心舞台。美国副总统彭斯则说:“我们今天正处于一场太空竞赛之中,就像20世纪60年代我们的处境一样,而且事情所关系到的得失更为重大。”但与冷战期间不同的是,当前太空舞台上的主角已不再仅仅是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日益呈现多极趋势。迄今为止,已有上百个国家在太空中拥有自己的卫星,其中美、俄、中、法、印、日等10多个国家和欧空局有能力发射卫星。纷繁复杂的国际变局也映射到太空之中,使太空格局呈现三个趋势。

(一)美国及其盟国仍在太空中占有优势。

美国航天技术全面,军用、民用及商业航天均有很强实力,在太空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其太空战略目标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空间日益拥挤的太空多极化时代维持霸权。年美国《国家太空战略》强调“美国优先”,维护美国在太空科技领先地位,威胁在太空领域威慑、反击并击败对手。

在机制方面,特朗普政府重建太空委员会,由副总统挂帅,负责制定太空战略,监督太空政策执行,加强航天事务协调;

在军事航天方面,美国积极准备打太空战,建设独立太空军;

在深空探测方面,美国实施“三步走”计划,目前继续利用国际空间站作为实验和研究平台,第二步将在年前后在月球轨道上建成“深空门户”太空港,第三步到年前后进军火星;

在商业航天方面,美国简化和更新商业航天活动管理规定,以增强竞争力。

欧洲通过欧空局联合自强,建设“伽利略”导航系统,探测火星。在欧空局22个成员国中,法国实力最强。它将太空视为国家安全命脉。法国拥有较强的航天发射、天基通讯和侦察能力,并在努力发展天基预警和太空态势感知能力。此外,欧盟也力图在太空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在亚太地区,日本布局长远,逐步推进其太空战略。年6月,日本借大国矛盾激化之机,放弃陆基“宙斯盾”导弹防御计划,转而谋求发展攻击对手基地的进攻能力,包括可用于反卫作战的导弹能力。其航天技术两用性突出,例如准天顶导航系统、固体燃料火箭技术、小行星探测技术均有重要潜在军事用途。美国其他亚太盟国也跃跃欲试,欲在太空领域分一杯羹。

当前太空格局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美国努力拉拢盟国,构建太空联盟。这与美国在冷战期间的太空政策迥然不同。美苏对抗之时,美国在太空问题上对盟国严格保密,不少盟国还公开反对其太空军事化举措。而在当前太空竞赛中,美国认为自己太空优势已遭侵蚀,单打独斗胜算不足,所以转而谋求借助盟国太空力量,协调政策,制定规则,共享太空情报,互相提供支持,同时对竞争对手实施技术封锁,构建将中、俄排除在外的太空产业供应链。当然,现在国际社会深度相互依赖,美国主导的联盟体系内部离心力加大,即使美国有心构建太空联盟,世界各国之间也不可能像冷战时期那样壁垒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竞合共存。

(二)新兴经济体航天事业发展迅速。

俄罗斯是惟一与美国处在同一重量级的航天大国。它继承了苏联90%的航天能力,近年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它重在保持航天能力,同时寻求重点突破,试图利用太空优势确保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从年到年,俄卫星更新了近80%,数量增加了50%。

中国曾创造“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辉煌成就,目前在全球航天第二梯队中排名较为靠前。中国的目标是在年从航天大国变成航天强国。为此,中国正在推进一系列重大工程。

在航天发射方面,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研制成功,推力居全球中上水平,为未来深空探测提供了保障。

在航天应用方面,中国拥有约颗在轨航天器,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自主开发的“北斗三号”导航系统于年7月底正式启用,向全世界提供服务,成为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之一。

载人航天方面,年,中国的空间站将完全建成,届时航天员将长期驻守。

在深空探测方面,中国年实现人类首次月背着陆。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升空,开始火星探测之旅。

印度一直把发展太空技术看作是提高政治地位、增强经济实力的捷径。印度拥有完备的航天组织机构,掌握制造和发射火箭、卫星的技术,尤其是遥感技术较为先进。未来,它还将着力研发高效运载工具,建立军用卫星网,建设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启动载人航天计划,准备实施登月计划。

(三)新型航天私企异军突起,不可小觑。

私人资本涌入太空领域是最近十年的一个新现象。其背后固然有科技进步和企业家进取精神的因素,但各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也起了很大作用。美国为应对国际竞争、返本开源,强调私企、尤其是新型航天企业的作用,为其发展提供各项政策和技术便利;英国发挥金融优势,要求政府与航天界、金融界合作,利用金融专业知识,发现商机,还资助陷入困境的航天私企;俄罗斯航天新战略建议支持中小企业生产和消费航天产品;日本也提出要鼓励企业投资航天领域;德国认为“公私合作模式是特别适合开拓新兴产业的战略工具”,提出依靠私企提供地球观测等服务,并探索新的投资和天基系统运营模式。在全球太空竞赛的大棋局里,私人资本并不能完全摆脱主权国家的引力而自由行动。

02

太空战场化日趋明显

太空被视为军事上的“终极高地”。其重要意义首先体现在作战保障方面,即运用天基设施进行监测、侦察、通讯、导航、定位、预警、天气预报、毁伤评估,为陆海空军事行动提供支持。其次,太空优势还表现为不受领土与领空限制的天基对地攻击能力。近年来,随着国际博弈更趋复杂,国际太空军事化步伐明显加快,太空军事建制渐成大国标配,太空武器研发不再遮遮掩掩,太空沦为战场、发生武装冲突的风险显著增加。

(一)建设太空军蔚为潮流。

美国特朗普政府热衷于发展太空军事,欲努力捍卫其在太空霸权地位并压倒竞争对手。它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太空力量的发展是美国面临的最大战略威胁,削弱了美国的军事优势,限制了美国的太空行动自由。它将太空作为新的作战区域,并将建立太空军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先任务之一。

其实太空军事化自人类进入太空之日就已开始,种种太空军事建制在各国并不鲜见。但此前的军事航天重在导弹防御和天基支持保障,而独立的美国太空军和太空司令部将把太空本身视为争夺领域,要“在太空中,从太空和向太空投射军事力量”,这意味着美国将发展进攻性和防御性的太空作战手段,从其战略定位而言,它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年“星球大战”的本土防御目标。美国建设独立太空军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不少国家纷纷跟进。

(二)太空武器化禁忌即将突破。

尽管太空军事化由来已久,但多数人认为,太空武器化进程尚未开启,因为还没有哪个国家在轨道中部署核、动能杀伤或激光武器。但这道红线已经岌岌可危。美国长期追求太空控制能力,为此曾公开提出太空武器发展计划。

其他航天国家也不甘落后。俄罗斯发展多款反卫星武器。法国曾积极反对太空武器化,但其政策现已有根本性调整。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具备反卫能力。一贯反对太空武器化的印度也在年3月进行反卫星试验,摧毁一颗低轨卫星。

(三)太空战风险显著增加。

在冷战期间,太空与核战略稳定密切相关,因此美苏都不敢轻举妄动。而在当前,太空有了独立地位,且与常规军力结合极为紧密,太空动武的心理门槛降低。此外,美国以全政府模式,不择手段进行大国竞争。为此,美国太空司令部也将重点锁定印太和欧洲。在地缘角逐中,为确保自身优势,美国在太空率先动武的可能性增加。各方在太空中厉兵秣马,易引发大国太空冲突,导火索可能是卫星交会操作。操作稍有不慎,航天器就可能发生碰撞,并带来危机进一步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慑止太空攻击?美国选择强行将“天核”挂钩,扩大核武器使用范围,以核慑天。美国副总统彭斯还威胁,如果需要,不排除在太空中部署核武器。相应的,俄罗斯最近发布的核威慑政策也提出,如果敌人攻击俄重要国家或军事设施,以致影响俄核反应能力,那么俄就将动用核武器予以反击。这意味着冷战时期的核常纠缠将以一种新形式回归,太空冲突升级为核冲突的风险再度上升。

03

太空大开发拉开帷幕

在冷战时期,太空开发主要服务于军事和民用目的。由于成本和技术门槛过高,商业航天发展有限。迄今为止,人类还只处于太空大开发的初级阶段,太空中的巨大财富尚待开采。当前,太空产业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和飞船等技术发展降低了投资航天的门槛,各国政府支持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动了市场的热情。由此,太空产业开发出现几个热点。

(一)商业航天发射。

近年,大量小型航天发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而且生意火爆。例如,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到年已成功进行21次卫星发射。航天发射除了发射卫星,还用于载人航天和太空旅游。年5月30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升空,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之后又于8月2日返回地球。

(二)天基互联网。

在信息社会,太空基础设施堪称“基础设施之基础设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未来太空与5G,乃至6G的融合将为智能化产业革命提供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建立全球宽带网络,美国的“星链”公司计划组建由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座,英国的“一网”计划发射颗卫星。俄罗斯计划构建太空互联网,支持航天器之间的联络,保障俄偏远地区的通信,实现对航天器的全天候控制。欧盟、澳大利亚、日本也发射卫星,构建天基宽带网络。这将改变全球通讯市场格局,让网络遍布全球每个角落,为万物互联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三)太空资源开发。

月球、小行星上均有储量巨大的各类矿物质。各国积极考虑未来10年内从月球和小行星开采矿石。欧洲航天局年初与火箭制造商阿丽亚娜集团签署协议,计划在月球建设基地,探索于年前在月球表面采矿。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与9家私企合作,研发月球采矿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太空技术具有军民两用性质,太空产业的发展也带有军民融合特点。太空的经济力与军事力相互为用,为开发和利用太空提供了持续动力。而非像冷战时期那样偏重军事,给国家发展造成一定负担。

04

构建太空新秩序势在必行

太空竞赛加剧给国际太空秩序带来巨大冲击。长期以来形成的和平利用太空、太空自由、禁止在太空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基本原则受到挑战。鉴于此,国际社会必须抓紧采取行动,一方面要维护和平利用太空等核心原则;另一方面要针对新问题订立新规则,防止太空大开发带来太空大乱局。

(一)坚持和平利用太空,反对太空武器化。

太空战场化、武器化将对太空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严重威胁。一旦爆发太空武装冲突,将会产生大量太空垃圾。太空垃圾速度极快,冲击力极大。同时,太空垃圾的级联效应会不断累积,如星球大战将太空变成环绕地球的垃圾场,我们恐怕将不得不倒退回没有网络和导航的时代,庞大的电信产业也将难以为继。

基于对太空特殊性质的认识,自太空时代开启之始,人类就试图制定规则,规范太空行为,让太空服务于和平目的。经过长期努力,国际社会已经签订了一些涉及太空军备控制的国际条约,经由这些条约,国际社会确立了太空自由、和平利用太空、禁止在太空中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基本原则。但这些条约有其不足之处,如没有禁止近地轨道的军事化,没有禁止发展和部署天基常规武器,也没有禁止反卫星武器,对“和平利用太空”“太空军事化”等具体概念没有明确界定,故而对太空军备竞赛的制约作用有限,不能适应太空领域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为进一步完善太空军控机制,国际社会提出不少方案。中俄两国从年就开始共同在日内瓦裁谈会努力推动防止太空武器化,并于年提出《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武器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呼吁禁止在太空中放置武器、对太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年,联大通过决议,成立防止太空军备竞赛政府专家组,讨论防止太空武器化国际法律文书的实质性要素。但由于美国以定义难、核查难等为借口百般阻挠,国际上关于禁止太空武器化的讨论迟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前,国际太空军备竞赛已如箭在弦,一触即发。在这一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国际社会应增强紧迫感,克服狭隘的利己主义和政治偏见,尽快就禁止太空武器化启动谈判,防止灿烂星空变得硝烟弥漫。

(二)鼓励国际太空合作,反对集团对抗。

现在美国构建国际太空联盟,试图打造将中、俄排除在外的小圈子。美国不仅强化本国航天出口管制,不断炒作所谓的“涉华太空间谍案”,还动用下三滥手段阻挠中国参加正常的多边国际航天交流。这种做法撕裂国际社会,在太空领域刻意制造集团对抗,是一种反全球化潮流的倒行逆施之举。

其实,探索和利用太空投资大、风险高,需要开展国际合作以分担成本与风险。20世纪90年代,太空合作曾是中美合作的重要领域。当时,双方优势互补,星箭搭配,共同开拓国际航天市场和探索太空,成为双方友好交往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一个竞争加剧的时代,是不是就应该中断国际太空合作呢?答案是否定的。太空合作,而不是集团对抗更有利于避免太空冲突。国际社会应该在太空救援、太空科学探索等问题上尝试开展一些合作项目。通过由易到难的合作,各国可以增进互信,率先在太空领域成为彼此交融的“利益攸关方”“命运共同体”,降低对抗和冲突风险。

中国对于扩大太空合作一直持开放态度。年,中国表示欢迎各国参与中国的空间站项目。中国还推动天基丝路建设,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优质的遥感和导航服务。这将给各国共享太空探索之利带来新机遇。

(三)维护太空自由原则,共商太空资源开发规则。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在探索和利用太空时奉行“太空自由”原则,主张任何国家都不得独占太空,所有国家都有权利为了“和平目的”而使用和探索太空。该原则是美国在冷战期间提出的。但现有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设法抛弃自己长期以来坚持的“太空自由”原则,而在太空中发动新的“圈地运动”。它开始宣称太空不是像公海、网络一样的全球公域,而是法律和物理上的独特领域。它拒绝接受《月球公约》的限制,认为自己有权回收和利用太空资源。年5月,有消息称美国欲提议设立探月“安全区”,避免相关国家及企业勘探及开采活动发生冲突。它还想拟定规则,允许企业合法拥有探月过程中开采的资源。

此外,美国还提出要强化未来太空交通管理。这表明美国要设法绕开联合国,制定符合美国利益的新规则,服务于其太空殖民计划。随着太空产业发展和太空日益拥挤,如何规范太空资源开发、避免卫星碰撞都是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以砸烂基于“太空自由”原则的现有国际太空秩序为代价,更不能由少数自命为“太空警察”的国家自己说了算,而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商共议,为新的太空时代制定规则。

当前,我们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太空多极化、战场化、产业化既给人类带来希望,也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如果听任太空战场化恶性发展下去,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太空军备竞赛和战争。如果选择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和使用武力,有序推进太空开发,那么迎接我们的就是和平与繁荣。各国必须避免线性思维,简单地将太空视为陆海空等作战领域的延伸,其特有的脆弱性决定了人类在太空中除了竞争,还必须合作,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太空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来源:《学术前沿》杂志年8月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