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到年整四年的时间,俄罗斯保持着几乎平均每年一颗的效率,一共发布了4颗军用侦察卫星,又名“间谍卫星”。然而成功颗数:“居然是0!”
目前这个局面对俄罗斯而言,多少是有些尴尬了。要知道,上世纪的苏联和美国的激烈竞争,可是直接促进人类的航天技术前进了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然而如今继承苏联衣钵的最大国家——俄罗斯,怎么就拉成这了呢?难道航天大国的名声名不副实了吗?屡次发射失败的背后,又有什么根本原因呢?
接连坠落四颗侦察卫星,俄罗斯发射新的卫星简直是迫在眉睫
俄罗斯这一阶段的第一颗侦察卫星是年发的,目的是用于测试分辨率与校准轨道试验,准确说来就是颗“工具星”,现在已经失效;第二颗于年发射,属于是发之前不知不觉,发之后也实现了悄无声息的那颗,“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地就脱离了轨道消失在了大气层。
后来的第三颗和第四颗都是在年发出。第三颗卫星代号是“宇宙-”,4月0号发射出去,进入轨道后连激活都还没有激活,直接就进入大气层烧毁了,短暂的生命仅“维持”了20多天。
俄罗斯航天部门是越挫越勇、越勇越战,紧赶着就在年10月发射了本年度的最后一颗“宇宙-”。这一颗是10月16日凌晨发射的,也紧赶慢赶了今年的最后几天,在12月10日完成了“意料之中”的坠毁。
一方面,俄罗斯军方自身发射成功的、现役在轨运转的侦察卫星数量仅有12颗,这属于已经严重不足了,而且其中多数还是该“退休”了却仍然在运转的卫星,这也正是逼得他们加紧发射侦察卫星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另一方面,所有发射出去的侦察卫星都遇上了要么脱轨、要么失效,要么啥声儿都没有就直接消失坠毁在宇宙的失败窘境,又是对俄罗斯航天部门的新一轮严重打击。
俄罗斯多颗卫星的坠落,原因是什么?
年的最后一颗间谍卫星是12月10日坠毁的,相关的专家分析和报道是在1号就跟着出来的。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科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在《莫斯科时报》上告诉媒体:这一颗卫星失控坠毁的原因,和前几颗是一样的——都是压根没有进入其预定的运行轨道,只是在天空中短暂地停留了一下就咻地消失了。
而造成这个卫星无法进入轨道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披露,但经过分析之后也很简单。首先排除年久失修、老化失灵的原因,毕竟发射上去才刚刚转完一圈就掉下来了,能年久失修到什么地步啊!那最后也最有可能的就是,俄罗斯卫星中心研发卫星时在哪个小细节或者小环节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俄罗斯一直非常忧患的光学电子元件研发方面。
虽然俄罗斯一直对外保密坠落卫星的具体性质和作用,但据一直紧盯不放松的美国表示,年坠毁的两颗卫星都是军用光学卫星,功能也很明显:“永不眨眼”地全时段持续侦察目标信息变化。
军用光学卫星必定离不开光学电子元件。俄罗斯的光学电子元件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大概就是坦克用的是白俄罗斯的火控瞄准镜,战斗机用的是白俄的光学仪器,侦察卫星用的是白俄的光学相机……基本跟俄罗斯无关的水平。
这其中很大是历史遗留因素。苏联时代的电子工业产业是分工合作,乌克兰负责电子信息工业,那白俄罗斯就负责半导体工业板块和技术开发。而随着时代更迭、苏联解体,俄罗斯的电子元件产业研发就相较于美国等大国显得滞后了许多。总的来说,就是在真空电子管小型化的道路上一骑绝尘,而精细化晶体管的研发上稍逊一筹。
可偏偏,电子元件工业中尤其光学领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差之毫厘就是谬以千里。比如,如果光学相机的镜头口径能增加0米,那静轨光学侦察卫星就能多1米的分辨率。
可事实上,这样大的镜头需要的技术和工艺不仅难以实现,如果在功耗、体积、运算能力和发射功率上哪怕差一点,就会造成n倍数代差的失误,就是永远也对不上豁口的楔子。
俄罗斯卫星一颗接一颗地坠毁的深层次原因,就避不开俄罗斯对卫星的迫切需求这一大背景了。
迫切需求一是因为,正在“服役”的卫星已经不够用。
俄罗斯发送的第一颗莲花S侦察卫星在轨运行已经7年了,此后虽然也在陆陆续续发送了四颗,但收效甚微。
而收效甚微的原因正是,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失去了在火箭研发上更有优势的南方局(即乌克兰部分),选择了用自己联盟的火箭发送卫星。
而为了适配运力不得不删减了许多电子设备,比如可以增加探测精度的探测天线。所以,俄罗斯的卫星发射是上一颗落一颗,几乎一夕之间,本就不富裕的俄罗斯航天技术更加雪上加霜。
俄罗斯航天技术究竟算不算拉胯?
当然首先得明确的是,跟谁比?要是跟非洲地区连饭都还吃不饱的苦难人民比,俄罗斯这水平叫一骑绝尘拍马难追。可要是跟航天大国美国比,俄罗斯这叫岌岌可危危在旦夕朝夕难保。
其实追根究底来说,俄罗斯和美国的航天技术源头在二战时的德国。二战的纳粹德国研发并建立了操作性弹道导弹,德国研发出的V-2火箭正是美苏早期火箭设计的基础。
冷战局面下,美苏开始了太空竞赛。这一期间的美苏两方属于是谁也不服气谁。你往月球发一颗人造卫星,我就往金星发一颗,你要是搞一个无人驾驶空间探测器,那我就朝近地轨道来一个载人飞船……
苏联在这段时间内研制出了保持世界最强运载能力记录的11K25“能源”号运载火箭,这架火箭之上从推力最大的液体发动机RD、到堪比美国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SSME的芯级氢氧机RD,每一样都是当时最顶尖的技术与呈现。
一切的转折点是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俄罗斯至今仍在解决火箭上的氢氧上面级(火箭的一部分)实用化问题,加上它是一个高纬度国家,导致了它的高轨道性能较差,轨道精准性难以把握。所以俄罗斯当然是航天强国,但很明显它在火箭等方面有着还需突破的困境。
与俄罗斯航天技术不同的是,中国发展航天的目标十分明确。至今为止,中国在运载火箭技术,载人飞船技术,导弹预警卫星、遥感卫星、近地观测卫星、高分辨率侦察卫星等卫星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从“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嫦娥五号”月球取土返回地球,到天宫号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问天号核心舱)的建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成功发射了86箭18星,发射成功率达97.7%,创造了世界最高航天发射成功率。其中值得骄傲的是,年共发射19箭45星,全部成功,成功率%。
这是值得我们所高兴,甚至引以为豪的事情。但同样值得警醒我们的是,中国在航天的路上还有很长一截路要走。
此外,在载人飞船和空间站方面,中国先后成功发射了多艘载人飞船进入到太空,现在已经是“神州十五号”了;也发射了“天宫”系列载人空间站,建设了中国的空间站基本构型。
只是,相比起美国与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和各自航天站上长期驻扎的积累出的经验,中国要下苦功夫的的确还多得多。毕竟,俄罗斯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是直接碾压了美国存在的黑科技!
虽然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没有什么全球瞩目的航天成就,但它的航天技术至今仍然是不可小觑的。但是,航天技术并不是一个先发者必胜的领域,也从不阻挡后来居上的脚步。
参考资料:
1、韩庵、宋江远:俄罗斯只剩一颗间谍卫星,当代军事文摘.,(08)
2、徐鹏、马婧、侯丹:俄罗斯军用侦察卫星发展分析,卫星应用.,(07)
、陈建光、徐程远、马婧:俄罗斯军用侦察卫星发展现状与趋势评析,网信军民融合.,(02)
4、王景泉、梁巍:军用侦察卫星的发展近况和趋势分析,国际太空.,(06)
5、何康、张洪忠:从信息渠道到战略资源:俄乌冲突中星链卫星网络的功能跃升,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7(05)
6、陈山:俄罗斯启动自己的“星链”计划,环球时报
7、刘强、王维、黎峰、陈然然:国际太空竞赛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02)
8、王芳:“中俄航天发展比较研讨会”综述,中国科技史杂志.,4(02)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