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距离中国人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已经过去了整整60周年。
5月27日上午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站上了世界之巅,并完成了峰顶测量任务。
此次年珠峰“测身高”外业作业在经历了前两次的撤回之后,最终圆满收官,这也意味着,再经过2到3个月的周密计算,我们就可以知道珠峰到底是变高了还是矮了。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也是在45年前的这一天,我国9名登山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并首次测得了珠峰.13米的岩面高度。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之前就已经测过了,为啥这次还要大动干戈再测一次呢?这次的测量,又创造了哪些历史?
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珠峰
在藏语中,“珠穆”代表“女神”,“朗玛”代表“母象”,珠穆朗玛则是“大地之母”的意思。
确实,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被喻为世界第三极,是亚洲的水塔,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文化象征意义。
问题是,事隔多年,如今为什么要对珠峰高度一测再测?
这就要从珠穆朗玛峰所处的地理位置说起。
珠穆朗玛峰所处的喜马拉雅山脉,是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交界处。
由于两大板块不断挤压抬升,形成了珠峰无与伦比的高度。
因此这一地区,也是地质活动十分频繁的地区。
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大地震,震中距离珠峰只有短短公里,但迄今为止,这次地震会对珠峰高度产生什么影响,还完全不为人知。
同时,珠峰高程测定在地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根据珠峰及邻近地区地壳水平和垂直运动速率变化,可以揭示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相互作用——这是引起我国大陆周期性地震活动的原动力,对地震预报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事实上,对于珠峰高程的多次测量,就是人类了解和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时,我国是珠峰的主权国家之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测量珠峰高度,是我们必须行使的一种国家主权行为,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高科技很多
但仍需“人肉测量”
So……既然测量珠峰那么重要,到底该怎么测呢?
实际上,给珠峰“量身高”并不容易。
数百年来,许多国家都曾想要精准测量珠峰高程,然而,真正做到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
但由于每个国家使用的技术和设备都不一样,因此得出的测量结果也不一。
今年我国的珠峰高程测量运用到了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
据说,科学家们采集到了大量数据,并还需要大概2到3个月时间进行计算,才会得出珠峰最新的精确“身高”。
那么,这次的测量和其他国家的测量相比,有什么独到之处吗?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技术——GNSS卫星测量。
话说,5年珠峰高程测量时,我们的GNSS卫星测量仍主要依赖美国GPS系统。而在今年的珠峰高程测量中,我国将实现同步参考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和中国北斗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以北斗数据为主。
并且,这次的测量还首次启用了航空重力测量珠峰。什么是重力测量?
简单说,就是测量山峰的海拔零点——就如量身高要从脚底量起。
回顾年,我国第一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时候,一名队员在海拔米、距珠峰峰顶1.9公里处,因戴着手套不便操作,毅然脱掉右手手套,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操作重力仪测得重力数据。
如今,采用航空重力测量可以不受地面条件限制,解决测量精度的难题。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将有利于大地水准面优化,提高珠峰高程精度。
那么,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设备这么先进,为什么一定需要人攀登上去测量?这么高风险的任务,就不能通过遥感卫星和无人机完成吗?
还真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卫星遥感影像目前主要用于地表的监测,它可以获得地表的一些信息,但就目前来说精度还是不够。
卫星遥感技术的测量精度远低于大地测量方法,且测出来的结果包括雪深的高程。
而不同季节里,珠峰的雪深厚度不同,要知道珠峰的准确高度,需测量岩面高度。
这也是为何必须要人亲自去攀登珠峰去测量的原因。
一直在变的珠峰测量高度
其实,我们测量珠峰的行为最早可以回溯到18世纪。
年(康熙五十三年),我国清朝理藩院主事胜住、喇嘛楚尔沁藏布·兰木占巴受中央政府委派勘测西藏,绘制《皇舆全览图》西藏分图。
他们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到达珠穆朗玛峰下,对它的位置和高度开展过初步测量,并在《皇舆全览图》上明确标注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名称。
但从真正科学史意义上的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则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
年,英属印度测量局首次宣布珠峰高度:.81米。
年,我国草测的珠峰地区地形图标记了珠峰的位置和地形。
年,印度政府再次对珠峰进行测量,得出的结果是.米。
年至年,在珠峰登山科考活动中,测绘工作者们在绒布寺河谷开阔地段丈量基线,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基线端丘高程,并进行了天文观测,从而获得珠峰的高度为米。
然而,这个高度不太准确,主要是因为水银气压计测量时会存在较大误差。
年,中国首次进行珠峰测量,测得珠峰高度为.13米。
这一精确数据,是我国测绘工作者在海拔米至米的10个三角点上交会观测,取得完整的珠峰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数据后,依据青岛黄海验潮站建立的水平原点,扣除了峰顶积雪深度后得出来的。它的最大正负误差小于0.36米。
年,意大利科学家乔治·普瑞迪带队登珠峰,测出珠峰高度为.50米。
年,美国探险队测出珠穆朗玛峰积雪覆盖的顶峰高度为米。
5年,我国启动新一轮珠峰高程测量。此次珠峰高程复测既采用传统经典的测量方法,也采用现代先进的测量技术。
这也是我国首次在珠峰高程测量中尝试测量峰顶冰雪高度,获知了珠峰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珠峰峰顶“冰雪铠甲”的谜团由此破解。
5年10月,我国公布珠峰高程测量成果: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43米。
自此之后,关于珠峰的确切高度,世界上就开始出现了“分歧”。不少国家至今仍采用珠穆朗玛峰高度是.13米的数据。
可以看出,人类几乎每次测量给出的高度结论都不一致。
由此可见,也许并不是珠峰变矮了,而是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人类的认识更加精确了。
而这次结合众多先进测量手段的测量,将是“有史以来最为精确的珠峰高度数值”。
为什么我们要一再登顶珠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选择从难度最大的、中国境内的珠峰北坡,凭借血肉之躯两次登顶“连鸟也飞不过去”的珠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之巅。
其实当时的攀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珠峰的归属。
自此,我们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珠峰最精确的数据,一定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发布。
这次的再次攀登,大量国产测绘仪器装备担当测量主角、队员们在峰顶停留了分钟也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的新纪录,这些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登峰虽然艰难,但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