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介绍 >> 正文 >> 正文

大城市太卷,去县城可还行德清3年引才6万

来源:遥感 时间:2023/7/12

来源:媒体滚动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潘璐通讯员俞思衍

  德清,正在蓬勃发展。

  在以制造业闻名全国的浙江大小县城里,德清似乎并不显眼。原本提起德清,人们想到最多的或许是风景秀丽的莫干山。随着近十年来的改革创新和产业转型,“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小镇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与此同时,一批高层次人才正在涌向这里。德清县常住人口65万,三年内引进了超过六万名大学生和各类人才。他们当中,有从新加坡回国的博士后、有离开上海回乡发展的高新企业高管、还有从杭州来德清注册公司的00后创业者……

  在越来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德清是如何吸引到这些高层次人才的?他们对来到德清的选择又有怎样的思考和期待?

  为何选择德清

  不想在大城市“卷”,又期待事业发展

  浙江国遥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一角。36岁的肖长林将这里作为他职业生涯的起跑点。

  肖长林有着令人艳羡的履历:本硕毕业于在四川的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专业,他还是新加坡-苏黎世联邦理工未来城市实验室博士后。他对德清并不陌生,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和地信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都曾在这里举办,他能看到从这个小镇上传来的行业前沿资讯。

  “遥感是比较小众的领域,德清在这个领域很出名。”几年前,肖长林回国。地信人才在国内并不常见,当时许多地区向他抛来橄榄枝,他在其中选择了德清。

  肖长林在成都长大,骨子里带有成都人喜欢闲适的特质,“我不喜欢需要到处找停车位、通勤几小时的都市生活。当时和武汉聊过,但德清这边给的人才政策支持更大。”他说。

  德清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钱亮告诉记者,在德清,作为国家级领军人才引进的肖长林能够享受到万元的安家、购房和租房补助。“此外,他们坐公交或骑共享单车都是免费的,在合作店家就餐能享受折扣,每个月还能免费去体育中心运动。”

  肖长林也碰到过在人才补贴上更优厚的县市,但它们无法像德清一样提供地信产业发展的大平台。“除北京和武汉外,德清是地信产业最集聚的区域之一。”在这里,肖长林能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让自己稳定下来。

  肖长林的不少同学和老师留在了北京、深圳等大城市,进入华为、百度这些巨头企业工作。但步入35岁门槛后,他希望自己不仅仅是做技术,还能在中型企业里承担更多的功能。

  德清县高新区地信局副局长汤巍巍介绍,地信小镇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目前已入驻多家企业。这正好符合肖长林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生长在德清的陈辰鸣也曾是留在大城市里的一员。从湖州师范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上海闯荡,在一家外企软件公司待了十几年,近些年又抓住行业风口,早早踏入大数据领域。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自己对频繁的出差和快速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力不从心。“快40岁了,老是在外地跑,身体也出现了点问题,就想着是不是该慢下来。”和肖长林一样,他也试图寻找一座能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城市。

  年,陈辰鸣所在的数据分析公司准备在杭州周边设置办事处。大数据是地信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时担任公司管理层的他收到了德清招商引资的邀请。

  当他驱车回到家乡考察时才发现,记忆里只有两条马路的小县城已经高楼林立,原本作为支柱产业的手工业和制造业也逐渐往高精尖产业转型。“看到地理信息小镇有那么多高新企业在这里,我觉得回家乡不是往回退一步,而是选择了另一条路径,能把大城市的经验带回这里。”陈辰鸣说。

  为何留在德清

  在一线城市周边,有慢生活和舒适的环境

  对来到德清的他们而言,抛下大城市的人际圈和资源并不容易,而对于德清来说,仅仅依靠高额的人才补贴让青年人留下来显然不够。重要的是,他们能否在这里看到另一种生活和个人成长的路径。

  相比由厂房和办公楼组成的产业园区,地理信息小镇更像集成式社区。鳞次栉比的建筑背后就是郁郁葱葱的塔山。中午十二点左右,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走在宽敞的林荫道上,有的则和同事坐在咖啡店外的遮阳伞下闲聊。便利店、理发店、餐厅和小酒吧等生活配套散落在离办公楼一公里的范围内,用人才码扫一扫小镇上随处可见的小绿车,很快就能到达。

  这和地理信息小镇最初的规划有关。德清县高新区地信局副局长汤巍巍介绍,政府当时请了新加坡CPG集团负责小镇的控制性详规,使小镇创建与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紧密结合,“产业、科技、文化、旅游、社区”五位一体融合发展。“产业是核心,生活配套都要有。小镇附近的银泰城也在建设当中。”

  回到德清后,陈辰鸣觉得自己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每天下班后,先到附近地信小镇配套的幼儿园接上孩子,步行十几分钟回到家,不用再做老沪漂的父母已经准备了丰盛的饭菜等着他回来。原本一家六口挤在上海郊区80平方米的房子里,现在,住在德清乡下的父母可以时常来看他们,他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人未必要留在大城市。”从陈辰鸣的公司发出的商业数据,为杭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多家大型企业提供生产运营的方向。与此同时,陈辰鸣发现,越来越多德清本地的年轻人在外地读完大学后,也愿意回到家乡。

  肖长林计划在一年内把在成都的妻子和孩子接到德清来。“像高层次人才来到德清,他们配偶的就业问题,包括子女的就学问题,我们都会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钱亮表示。

  德清到杭州的高铁只需要十几分钟,这也是00后创业者陈天润把公司设在德清的原因之一。他是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在读博士研究生,也是消费级3D打印机公司魔芯科技的董事长。通过编程设计和技术更新,他想把门槛较高的3D打印机推向更广泛的使用场景。

  魔芯科技的样品间。00后创业者陈天润想把3D打印机推向更广泛的使用场景。

  在美国交换留学时,陈天润接触过一些非常优秀的硬件公司。它们大多分布在郊区,而不是繁华的大都市,而且这并不影响它们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和强大的技术能力。

  这让陈天润开始思考,对于高新技术产品来说,大城市的资源有那么重要吗?如果县城的交通便利,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能够让他们不受外界干扰,纯粹地开发自己的产品,而优秀的产品又能够吸引人才加入团队,为什么不选择县城呢?

  “其实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只要上班足够方便,环境比较好就可以了。在拥挤的CBD,可能还不如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陈天润补充说。

  3D打印机正在进行发货前的上机测试。在德清,陈天润和团队在今年双十一做到了同门类产品天猫流量、销售、收藏第一。

  有足够大的场地安置员工和设备、相对舒适宜人的环境、离学校比较近,这是陈天润给公司寻找落户地时想到的条件。

  “浙江省内其他一些地方我们也去看过,但一方面,政策上德清更好,另一方面,德清也离杭州更近。”陈天润说,公司在科技园里1多平方米的用地都是免租的,这帮助他解决了创业初期的场地难题。他期待着自己能带领着团队,在这个县城里做出能够影响一线城市的产品。

  他们眼中德清的未来

  县城和青年共同绘蓝图

  数据显示,年,德清引进大学生和各类人才2万余名。年,引进顶尖领军人才名,大学生及各类人才2.5万名。年,引进顶尖领军等高层次人才名,招引大学生及各类人才2.4万人。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正在改变德清。

  在浙江国遥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楼的展示厅里,投屏上的政府社会治理一网统管系统即时呈现着各个乡镇的情况,用鼠标点开无人机拍摄的遥感影像,就能看到每条街道的样貌。

  图像两侧不同颜色的数据显示着当地人口、重点场所和治理事项等各项信息。系统收到信访信息后,能匹配到离事发点地理位置最近的工作用车和工作人员,直接分发。

  德清县政府给了高新技术团队大展拳脚的机会,德清也因此成为遥感大数据服务政府治理的试验田。

  肖长林正带着公司今年秋招入职的六个年轻人,研究如何将现阶段人工抓取的数据通过程序设计让计算机自动抓取。来到德清后,肖长林能将以往纸面上的学术研究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成果,这让他觉得很有价值。

  而3D打印机所需要的原材料,陈天润也能在湖州、宁波、温州等地通过和供应商沟通,开发新的生产线进行生产,这也给这些制造企业带来新的业务方向。在浙江家电制造业丰沃的土壤上,他相信自己能够培育出新的上下游。“3D打印技术在国内还很新,我希望自己不仅能用创新把打印机做好,还能和上下游一起挣钱。”

  在众多城市里,他们选择了德清定居、发展,又对德清有着怎样的期待?

  遥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在德清本地进行技术交流并不便利,除了前两年迁过来的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德清的高校资源比较薄弱。

  肖长林时常需要和以前的同学、老师进行线上探讨。

  “我们和武汉大学有长期的合作,地信小镇也有场地,后续我们可能建一个地理信息学院,请武大的师资和国外的人才过来开展培训。”汤巍巍也在思考如何给这些高新企业输送更多的本地人才。

  “我希望这里的基础设施能够更加完备,比如学校、医院……但这也要靠我们共同去建设。当产业足够吸引人,大量高质量人才进入德清,相应的基础设施才有建设的空间。”陈天润看着手里七彩的立体拼图球,他也是德清产业拼图上的一部分,他期待着更多的融合和集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