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介绍 >> 正文 >> 正文

江都有座有故事的梅家小院,连央视都来

来源:遥感 时间:2023/6/21

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禹王宫社区勤俭巷有一座多年历史的古民居,叫做“梅家小院”。5月31日上午,中央电视台节目摄制组来到“梅家小院”,拍摄并讲述梅家红色家风的故事。

“梅家小院”主人梅应恺的父亲梅继光,在抗战时期冒着生命危险为新四军购买药品并送到解放区,他还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救助新四军的家属;梅应恺的叔父是一位地下党员和无线电专家,曾打入敌台获取重要情报;梅应恺的哥哥、姐姐也都是党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强盛贡献一生。梅应恺将这座小院改造成“家风记忆馆”,记录和传承家庭的红色基因。

两个旧物件,讲述父亲往解放区送药的故事

“梅家小院”堂屋的左侧摆放了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有一只枕箱和一只茶焐。枕箱看起来像枕头,其实是个木箱子;茶焐是个木盒子,里面有一只茶壶,冬天时外面再套一个棉套保暖。这两样旧物件背后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解放前,梅氏第十代传人梅继光开办了健康药房(后改名国泰药房),在龙川老街赫赫有名,当时药房本就稀少,西药房就更罕见了。在别人看来,梅继光是位“绅士”,颇有名望。

当时年幼的梅应恺只知道父亲总是来去匆忙。他不知道的是,梅继光在做着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当时樊套以北就是新四军活动的地区,日军严密封锁解放区,导致解放区药品十分紧张。”梅应恺介绍,新四军与日伪军经常交战,常有战士受伤,急需盘尼西林,但是这种药异常珍贵,在江都很难找到,于是父亲只好去上海进药。

“这种枕箱,里面放经商的本钱和衣物,白天夹在腋下,像现代人用的公文包,晚上在旅店投宿时,把它当做枕头用,防止钱被偷掉。枕箱是过去小商人常用的物件,哨卡不会认真检查。”梅应恺介绍,父亲把进来的盘尼西林藏在枕箱里,冒着风险带回江都。

当时从江都到解放区马家桥河东(今丁伙镇)有10多里路,最便捷的方法是从洋桥走,也就是现在的三元桥,但是这里有日军一个班把守,查到运送药品当场就要枪毙,风险太大;在附近的三牌路有个渡口,当时白天有船工摆渡,晚上不营业。当要去送药时,梅继光先跟船工约好半夜在河边等,到了约定好的时间,他把盘尼西林藏在茶焐里,提在手上乘船过河,一般选择在坟堆里和联络员碰头交接。

“我父亲说,当时他给解放区送药,邻居、船工都是知道的,大家敬佩他做的事情,从未有人告密。”梅应恺介绍,梅继光向解放区送药,上世纪从4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江都解放。江都运输公司工人王金富曾专门写了一份材料,讲述年到年期间,他协助梅继光从扬州往江都运送药品的经过。

“当年父亲使用的枕箱和茶焐都已经遗失了,这两件是我根据他的描述找来的仿品,它们可以更形象地向后人讲述当年送药的经过。”梅应恺表示。

在民族危亡之时,梅家兄弟投身革命

梅继光是何时投身革命的?梅应恺介绍,年,地下党员陈世德在上海身份暴露,为防止被国民党反动派迫害,根据上级命令转移至江都,他的落脚点就在健康药房附近。

“当时,陈世德创办了世界语学会,以学会的名义在江都发展员。学会共吸纳了20多人,父亲梅继光和叔父梅练都在其中,红岩烈士许晓轩也是成员之一。”梅应恺介绍,梅练和许晓轩曾在仙女庙双桃会馆合影,现在许晓轩故居的那张许晓轩青年时代照片就是由梅练提供的。

此后,梅继光和梅练就秘密为党做工作。年底,日军在较为繁荣的利民桥北纵火焚烧民居,梅应恺的外婆家在火灾中化为灰烬,一家8口人搬进了这座“梅家小院”,这件事更让梅家人将国仇家恨铭刻在了心中。

年夏天,新四军与国民党反动派在江都以一河之隔形成对峙局面。在敌军据点附近居住的一户人家,长子陈久安于年参加新四军,其父亲蒋芷泉受到国民党反动派怀疑,与一名高姓一同被国民党反动派绑走。

蒋芷泉的妻子尤玉佩走投无路,向梅继光求助。梅继光得知原委后,不顾个人安危,利用自己的社会名望,出面向国民党反动派承保,将两人救回。

尤玉佩在后来的旁证材料中写道:“梅继光同志当时明知我家是军属,他的行动是很危险的,若不是他掩护承保释放的话,真是生命难保……他的这个行动,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梅应恺的叔父梅练年轻时,自学成为一位无线电专家。抗战爆发后,梅练被推选为江都县“抗敌后援会”5名委员之一。年,当时还不满二十岁的梅练与许晓轩一同辗转至重庆,利用无线电方面的专长,为党秘密从事地下工作,曾经打入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获取了许多重要情报。

由于地下工作采用单线联系,梅练在苏州的上线离世后,无人证明梅练曾经的身份。年回到江都后,在时任江都县长张少堂的证明下,梅练的革命经历才得到承认。年,解放大西南时,梅练又参加了维修电台、破译电码等一系列工作。

梅家人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梅继光虽然生意做的不错,生活中却十分节俭,绳头布头都不舍得丢弃。他热爱学习,随时随地做笔记,现在保留下来的笔记本摞起来有半米多高。他勤劳朴实和坚韧正直的品格一直影响子女做人做事。

梅应恺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因学习成绩优异考上大学,成为对国家有用之人。

解放初期,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沿岸一带蔓延,这种病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梅应恺的大哥梅应良高中毕业后,前往条件艰苦的宝应开展血吸虫防治工作,他进区、搞测绘、查螺情。因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上表现优秀,梅应良得到了学习深造的机会,先后在北京俄语学院、天津大学学习,后被分配至苏州从事教育工作。

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大姐梅应雯响应国家的号召学习工业,“白手起家”参与红日机械厂的建设。

二哥梅应宽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勘探专业,是一名地质学者,曾获国家遥感技术一等奖,他常年工作在人迹罕至的地区,勘探矿藏。梅家小院保存的一块4亿多年前的三叶虫化石,就是梅应宽在外出勘探时发现的。

二姐梅应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专业,毕业后在宁波镇海炼化任工程师。

梅应恺因上山下乡中断了学业,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学习。在工厂做工期间,他刻苦读书,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成为一名律师。作为律师有一份不错的收入,但梅应恺更看重的是奉献。当法院招聘人民陪审员时,梅应恺辞去了执业律师工作,参加志愿者队伍,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各种刑、民案件几百件,他还利用专业知识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参与和主持社区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在社区“温馨驿站”坐堂值班,接受各种法律咨询,义务宣传法律知识。

梅应恺的妻子王成霞是一名教师,退休后继续热心儿童的教育事业,帮助多名外地民工子女完成了入学梦,还主动关心街坊邻居孩子的成长,特别关爱有困难的留守儿童。

梅应恺兄妹五人,哥哥姐姐在外地工作,父母年老后的照料全部落在梅应恺夫妇身上,对此他们毫无怨言。父亲卧床五年,母亲常年有病,照料任务繁重。梅应恺夫妇任劳任怨,几十年从未与长辈发生口角,更没有抱怨哥哥姐姐一句。

和平年代创办家风记忆馆,传承红色基因

在“梅家小院”的墙上,悬挂着《梅氏宗谱》中的家训:“孝悌乃立身之本,耕读乃传家之要,勤俭乃资身之策,谦厚乃处世之法,名节乃立身之道,亲贤乃成身之要。”

由于家训好、家风正,梅应恺家庭已经成为了老街居民都十分熟悉的模范家庭。在梅应恺的影响下,子女都考上了大学,第三代也都是爱读书、爱学习的孩子,外孙女关爱社区老人,多次参与面向聋哑人的志愿服务,曾被评为“市级道德标兵”。

“梅家小院”里走出了多位员、建设国家的人才。如今,梅应恺把“梅家小院”改造成为家风记忆馆,将好家风、好家训向外弘扬,努力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作者/来源:扬州发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