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山西气象事业也走过了70年发展历程。从年6月人民解放军在太原成立航空气象站到如今,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在时光的隧道里,山西气象人留下了数不清的印记。
拉开帷幕(-)
年6月,人民解放军在太原成立航空气象站。
年9月,山西省军区司令部设立气象科。
年10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气象局正式成立。
年2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气象局更名为山西省气象局。
年开始,省气象局集中力量推进基本气象台站网的建设。
年,全省建成气象台站个。
加快发展(-)
年,山西省气象部门开始实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
年,省气象局印发《山西省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子系统开始投入使用。气象部门开始在全省开展避雷检测。
年至年,完成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建设,在全国气象部门首批建成卫星通信(VSAT)1个省级站和10个地(市)级站,气象现代化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
年,山西省农业综合信息卫星服务网站建设完成;年至年,重点开展了山西省扩展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工程计划第一期工程和太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建设。
年,全省全部实现地面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自动化。
年,山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共同推进新基地新山西“三个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合作协议;省气科所被省发改委指定为山西温室气体测算项目主要技术支撑单位。
年,全省已建成个区域气象观测站,乡镇覆盖率%;气象部门被确定为应对气候变化主体部门;太原、大同和临汾3个温室气体监测站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后,山西气象事业进入全面深化改革、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年,省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式运行,开始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开展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和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工作,14项气象行政审批事项列入省级行政审批目录,初步建立了省级指导,市、县两级应用的集约化气象业务布局。
年,完成预警信息“一张图”,旅游、海事、铁路、电力等气象服务系统投入应用,成立省、市两级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成为全国气象部门两个省级科研所改革试点之一;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
年,山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举行省部联席会议;“三农”服务专项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实现29个部门应急基础信息的融合;建立11个市级专业气象服务台;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一体化平台投入业务使用;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正式运行;省人降办与中航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人影飞机大气参数采集处理系统,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空白。
年,国家地面观测站基本实现自动化观测;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省级接收站建设完成;山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砥砺奋进
建成地空天基相结合的立体化综合监测体系
目前,全省已建成个国家级气象台站、1个国家级无人自动观测站、个国家级地面天气站、个区域气象观测站;拥有31个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89个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在农业抗旱减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拥有两个沙尘暴监测站、6个温室气体监测站、14个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站、13个酸雨观测站;天气雷达观测覆盖率达到85%,实现重点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的连续监测。建成2个极轨卫星接收站、14个静止气象卫星接收站和个省、市、县级新一代气象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为各项业务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山西省局为服务示范点设施蔬菜大棚内安装了农田小气候观测仪。
气象业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
目前已建成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集约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建成了以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为核心的客观化、精准化技术体系和以睿图模式为核心的山西多源资料变分同化和快速循环预报模式体系,研发推广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和县级综合业务平台,开展精细到乡镇的气象要素预报和短时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预警业务;利用全省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制作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林业风险点、海事及旅游景区预报产品。
开展短期气候预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省级业务化应用,提高月、季、年气候趋势预测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业务,建立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指标数据集,开展了暴雨、干旱、大雾、高温、冰雹等灾害风险区划工作。
建立了多种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相关资料开展灾害监测分析和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结合航空遥感监测项目开展灾害遥感监测预警服务和市域航空遥感综合调查等工作。
建成了集合地面宽带、移动通信和卫星广播的“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系统,开展了省级基础设施资源池建设,初步构建集约化发展的信息网络框架;建成运算速率达41.5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为中尺度数值天气模式业务运行和研发提供了基本计算资源;建成了分布式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和省-市-县高清视频会商系统。
年1月22日,新型人影飞机国王进驻山西,首次试飞归来。
气象防灾减灾和服务能力全面发展
建立完善了多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防御、预测预警研判、专家联席会议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时通报制度,实现气象信息员乡村全覆盖和气象灾害预警全覆盖;完成省市县一体化预警短信发布平台与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对接,实现了29个部门应急基础信息融合。
气象服务涵盖农业、交通、水利、林业、国土、卫生、旅游、安全生产、应急保障、国防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多个方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气象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为抗灾救灾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信息支持;圆满完成每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多次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持续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扎实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推出玉米种植区天气指数农业保险业务,将传统农险未涉足的旱灾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开展综合型天气指数保险业务。
与各级环保部门建立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信息通报、协同应急工作机制,开展大气成分监测评估业务,在全国率先开展环境温室气体浓度布网监测,实现了环境温室气体浓度的在线监测、实时传输;开展气候应用服务,完成11个地级市和14个县的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工作;完成风电、太阳能电站等气候可行性论证、全省风能资源详查评价和太阳能资源评估。
建成以北斗导航卫星为支撑的空地通信系统和飞机人工增雨指挥系统,拥有作业飞机3架。近10年,年均组织飞机增雨作业架次,年均增雨量30亿吨;96%以上的县开展了地面增雨防雹作业,有效保护农田面积多万亩。人影工作在缓解水资源紧缺、减轻冰雹灾害、森林防火、生态修复、应急保障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年3月29日,山西省沁源森林火灾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气象观测仪器。
气象科技研究硕果累累
全省气象部门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省级科技成果奖67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多篇,部分论文被SCI、EI期刊采用。建成20多个气象科普馆和大型公共场所中的气象科普展区、7个国家级科普基地、45个省级科普基地、个校园气象站、多个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乡镇)科普场所。
薪火相传
部门党建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至年4月,全省气象部门成立党支部个,党员占职工总数的54.5%。省气象局多次被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气象部门均建成文明单位。省气象局机关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西省模范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大同市气象局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大同、阳泉市气象局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省人降办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
山西省温室气体中心站内,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相关数据处理。
人才队伍不断优化,法治能力不断强化
至年4月,全省气象部门工程师及以上占在职职工总数的60.9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省委直接联系专家,两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各层次人才得到较快发展。
省人大先后出台《山西省气象条例》《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山西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审议通过《大同市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省政府先后出台《山西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山西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山西省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办法》。《太原市防雷减灾条例》《山西省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办法》相继实施。
基层台站面貌全面改善
实施基层气象台站改造工程,全省基层气象台站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改造后的台站都配备了现代化设备和观测仪器,建设了标准的观测场、观测室、综合业务室及道德讲堂等,解决了饮水、供电、通信、采暖、道路、围墙、护坡、防雷设施等问题。年至年,对全省基层台站旱厕进行了集中改造。
成就来之不易,未来仍需努力。山西气象干部职工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