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团队在研发中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柯称通讯员吴江龙张学敏
“今天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我们这颗卫星数据一切正常,准备12日下午星箭组合。”10日晚,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金光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武汉大学研制的“启明星”微纳卫星,计划2月27日发射。这颗卫星与此前发射的“珞珈一号”卫星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主要研发工作由武汉大学等多家单位在校学生完成,将为湖北水体环境监测提供预警服务,并成为集科研与应用一体化的空间实验室平台。
1小个子有大功能
金光教授介绍,“启明星”卫星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微纳卫星是指体积和重量最小的卫星,“启明星”卫星整星重量约为19kg,不到小型卫星“珞珈一号”的一半,但它集成的功能却很多。
“启明星”卫星是三轴对地遥感卫星,运行在距地球表面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卫星上搭载了三种主要载荷,白天能够获取32谱段高光谱地球表面地物影像,夜间能够获取8谱段夜光地球表面影像及红外白昼遥感影像,它将主要服务于湖北地区、兼顾长江流域。
金光说:“湖北是千湖之省,是长江大保护的重点区域,这颗卫星能够‘看清’水体主要污染物,为水体环境监测提供预警、对水体保护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用它采集的夜光遥感影像是彩色的,可以更好地用于分析城市灯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把卫星做小、成本做低是趋势,因此集成多种功能更为不易。”金光介绍,“启明星”卫星研发团队攻克了卫星一体化设计、载荷研制、姿态控制等难关,最终的研发费用仅约万元,做到了效益最大化。
2学生是研发主力
“武大遥感学科排名全球第一,但以往我们研究的数据多来源于外国卫星,因此才有了自己研发卫星的想法。”金光介绍,“启明星”项目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牵头,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珞珈实验室等在校学生为研究主体,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有关院所的学生也参与了研制。
为培养遥感领域复合型人才,该项目从年启动之初就决定让学生当主角,共有从本科生到博士后在内的50多名学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研发如此复杂的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少见。”金光说。
我国首颗“学生造”卫星,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研发的“紫丁香二号”卫星,于年9月20日发射升空。
据了解,“启明星”卫星今后将成为武大师生的“空间实验室”,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测控和在轨试验,全面熟悉掌握卫星相关技术及应用。同时,该卫星的数据不做商业用途,将无偿向全球提供遥感数据,提升湖北省的科技影响力。
3武大还将造更多卫星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启明星”卫星的设计、集成、试验等多项工作,均是在武汉大学校内完成。
年底,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目前已拥有制造小卫星和遥感仪器的条件和科研团队。
“今年春节我是在文昌度过的,为的是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目前,它的测试一切正常,正等待装配。”金光说,如天气条件允许,这颗卫星计划于2月27日和其他多颗卫星一起,随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一同发射升空。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武汉大学今后还计划发射“珞珈二号01星”“珞珈三号01星”“珞珈三号02星”等卫星。
来源:楚天都市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