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介绍 >> 正文 >> 正文

杨承运所职所好可兼得

来源:遥感 时间:2022/8/3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权威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人物资料卡

杨承运,教授,国家教委地质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地矿部岩石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副秘书长,前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系主任。年6月生,天津市人。中学毕业于天津市实验中学。-年在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球化学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年赴美,在美国伊里诺斯大学地质系同国际著名沉积岩石学家卡罗兹教授合作研究碳酸盐岩岩石学,并有专著出版。

杨承运教授曾是中国音乐家协会所属新歌合唱团队员;在中央音乐学院业余大学学习古琴,师从著名古琴家吴景略先生;曾在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在北京大学教授《晶体光学》、《沉积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工作方法》、《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学》、《岩石学概论》等。编著有:《光性矿物学》(,),获地矿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碳酸盐岩实用分类及微相分析》(与卡罗兹合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主持的《晶体光学-光性矿物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课程,获北京市高教局优秀教学成果奖。

改革开放,赴美留学:“10%一定要回来”

自小学到中学,杨承运的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学习上的事从不用父母操心。当杨承运收到公派赴美留学的通知时,他的父母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学习上的事他们从来都很放心”,他们相信杨承运的选择。在当时的大形势下,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改革开放”,公派赴美留学,是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非议的,民众都质疑“出去留学的人回不来了怎么办”。但杨承运自己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觉得小平同志实在了不起,“改革开放”这短短四个字,令杨承运为之心神激荡;公派赴美留学的计划在杨承运看来,则是为中国培养大量高层次人才的良方,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杨承运教授还和我们分享道,“小平同志提到公派说,‘回来10%就要得’”,就是这句话让他立下了学成归国的决心,“10%一定要回来”。

在美国留学期间,身为中国人的他被实时监控,这更让杨承运坚定了回国的信念。后来专管留学生的领导找杨承运谈话,希望他留下,但是杨承运坚决谢绝了。希望杨承运留下的人还有很多,一家研究所向杨承运发出了邀请,他的同学也劝说他留在美国,甚至教会都曾数次来游说。但无论是可观的薪酬还是同窗之情都没有动摇杨承运早已有之的决心,他毅然回到了大洋彼岸的黄土地上。赴美留学,81年往,83年归。这期间,杨承运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地质系同国际著名沉积岩石学家卡罗兹教授合作研究碳酸盐岩岩石学,并有专著出版。提起他在美国留学交到的朋友,杨承运教授说,刚回国的几年联系比较多,但后来因为工作越来越忙,联系就越发的少了。赴美留学对杨承运教授来说虽然算不上是无比美妙的经历,却仍是一段很难忘的回忆。

多彩人生:“兴趣爱好来了,时间也就都有了”

在我们这代人眼里,天津是座生活气息浓厚的城市。而上个世纪的天津不仅充满生活气息,还是座“文艺之城”。杨承运教授和我们分享道,“天津的业余活动特别丰富,每个星期天都有一次全市的音乐会”。他身上的音乐天赋也在天津这座城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杨承运中学时就加入了直属音乐家协会的天津新歌合唱团。刚进北大的第一年,杨承运就因为爱唱歌、功底好,顺利当上了文工团的团长。面对学业和兴趣爱好的冲突,杨老认为想协调好二者并不困难,“兴趣爱好来了,时间也就都有了”,关键是要用心,时间总能挤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入北大前,杨承运还收到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寄来的两封录取通知书。杨承运教授告诉我们,知道这段往事的人并不多。面对心仪的音乐学院和声名显赫的顶尖学府相继抛出的橄榄枝,杨承运陷入了纠结。本来在进入北大前,他已经准备好了中央音乐学院所有的入学手续,当时教古琴的吴景略老先生还专门叮嘱他,那一年古琴专业就录取了他一个,叫他不要骄傲。当杨承运将北大发出的邀请和内心的纠结告诉吴老时,吴老在无言良久后体贴地说,“北大还是要上”,这让杨承运感动不已。杨承运教授说自己这一辈子碰见的都是好老师,尤其是吴老,特别能理解他。十几天后,吴老告诉杨承运,音乐学院59年要搬到北京,叫杨承运礼拜天再来找他学古琴。

就这样,进入北大后,杨承运周一到周六在北大上课,周日上午先骑车到动物园,再从动物园坐车到音乐学院,跟着吴老学两个小时的古琴。对古琴浓厚的兴趣让杨承运在完成学业之余挤出时间,每周准时到音乐学院学习,风雨无阻。吴老也同样对天资聪颖的徒弟爱护有加,不仅不用杨承运交学费,还会在每周日上完课后让杨承运来家里吃午饭,下午再带着杨承运去北京古琴协会参加活动。每周满满当当的日程在杨承运看来不但不是负担,反而是一种恩赐。杨承运教授告诉我们,现在要想上赵家珍的古琴课,两小时就要几千学费,那时他跟着吴景略先生学琴却没花一点钱,自己很感谢恩师。(注:赵家珍,年8月日出生,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曾师从吴景略。)

在我们看来,仅仅是在学术上取得极高的造诣就已实属不凡,而杨承运教授却还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培养兴趣爱好,并将爱好做得如此出色。一句轻描淡写的“兴趣爱好来了,时间也就都有了”的背后,是杨教授付出的惊人的努力。合理地安排时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也做好自己想做的事,这是杨承运教授生活的秘诀,是值得我们这代人学习的。想要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就要靠自己去创造。

寄语青年:学科综合、全面发展

今年是北大地质系建立周年,也是地空学院建立20周年,杨承运教授伴随着学院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对于学院地质地化专业这些年的发展,杨承运教授认为,“现在我们的专业应该要做的深、做的广,要比原先更加强一点,因为北大条件和平台都很好,很多资源是综合的,各个学科都能用上。怎样可以用好?以前北大老一辈科学家很重视课题与研究相结合,因为科研课题做得深、做得广。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更要这么做。同时,要重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视野再放广些,还要与其他高校合作。有的高校水平很高,有的高校发展慢一些,但从它们那里,我们都要借鉴长处,吸取经验。从北大的地学角度来讲,要着重与其他科学相联系,把数学的、地球物理的、地理的相结合。北大是综合性的,应该把各学科综合起来”。

杨承运教授很早就开始重视多学科的综合,他对中文、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很感兴趣,与这些系里的老师们也有很好的关系。他认为,现在北大有这样的条件,应该利用好北大的优越条件,把北大的各个学科串连起来,各院系的老师之间也要多沟通交流。杨承运教授表示现在的老师追求在某一方向上拔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也要把基础知识打好,开阔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还要试着多了解其他院系其他专业的知识,如此方能走得更长远。作为我们的师兄、前辈、师长,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榜样,杨承运教授希望当代北大青年一定不要偏科,要全面发展。做学问就好比向地下钻探,在不断往更深处钻探时,也不要忘了到自己的钻井之外,看看地表其他地方绵延的风景。

杨承运教授的经历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现在社会分工高度细化,很多人只追求在专业领域内独领风骚,却忽略了个人专业领域之外的那片更为广阔的天地。兴趣爱好可以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陶冶性情。多元知识的碰撞很多时候能产生创新性思维,对专业领域内的工作也大有裨益。我们有北大这样一个顶尖的综合性平台,更应抓住机会多学、广学,汲取各方的养分,塑造一个更全面的自我。

每日院史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简称“北大遥感所”)是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对遥感与地理信息的研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年,北京大学地理系就与地矿部联合举办了第一期全国遥感技术与应用培训班。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成立。年,更名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年,经院系调整,原遥感所全部、城市与环境学系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合并为新的遥感所,并成立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采用系所合一模式管理运行。

来源:北大地空SESS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