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遥感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作为信息载体,通过接收、记录和分析地球表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微波辐射,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微波遥感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宽波段、高分辨率等特点,已经成为地球观测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
遥感卫星原理:地球表面物体在微波波段具有不同的反射、散射和发射特性,这些特性与物体的物理性质、几何形状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通过对地球表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微波辐射进行测量,可以获取物体的信息。
微波遥感技术主要包括被动微波遥感和主动微波遥感两大类。
主动微波遥感是指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地球表面物体反射的信号。主动微波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表物体的高分辨率成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较高的探测精度。主动微波遥感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地形测绘、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海洋监测等。主动微波遥感的主要优点是不受大气影响,可以直接获取地表物体的信息;缺点是需要发射信号,可能受到电磁波干扰
被动微波遥感是指只接收地球表面物体反射的微波辐射,而不发射任何信号。被动微波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气象、海洋、环境和农业等领域。被动微波遥感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受光照条件的限制;缺点是受到大气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大气校正。
数字地球开放平台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早期阶段(20世纪50-60年代):这个阶段的微波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军事侦察和气象预报。主要采用雷达技术,通过测量雷达回波的时间延迟和强度,获取目标的距离、速度和大小等信息。
中期阶段(20世纪70-80年代):这个阶段的微波遥感技术开始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灾害评估等领域。主要采用被动微波遥感技术,通过测量地表物体反射的微波辐射,获取地表温度、湿度和云层等信息。
近期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个阶段的微波遥感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主要采用主动微波遥感技术,通过发射微波信号,实现对地表物体的高分辨率成像。同时,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微波遥感已经实现了全球覆盖和实时监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