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党组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坚持多措并举,认真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能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根据部党组部署,《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栏目,邀请自然资源部各司局、部属各单位、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谈学习体会,并结合自然资源管理重点问题谈工作思路。
笃学笃行向海图强王立忠高校是教育的平台、科技的阵地、人才的摇篮。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节单列出来,一体部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报告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把海洋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维护海洋权益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海洋的高度重视,为涉海高校的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出了新时代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关键在于造就一大批海洋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撑。高水平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我们要充分认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的战略使命,着眼于国家海洋战略需求,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海洋领域学科和专业改革发展,走好海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快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革命加速汇聚发展,持续引领人类在海洋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引发了从海洋学科发展方式到科学研究范式再到协同创新模式的变革。海洋科学、海洋工程和海洋技术的相互交叉和融合,是人类观测认识海洋系统、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和维护海洋安全的必要途径,是国际海洋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也为海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开辟人才自主培养新赛道。随着气候变化、环境影响、资源开发等全球及区域问题日益突出,海洋科技呈现出了多学科、跨领域、大协作、信息化的新特征,卫星遥感、深潜器等高新技术以及深渊极地、碳循环等前沿科学不断涌现,亟需突破传统单一的学科模式,构建新型海洋交叉学科与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要按照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的部署,主动顺变创新,摆脱对传统的人才培养经验、标准、模式、路径等的过度依赖,主动优化调整学科专业体系,重塑海洋科学-技术-工程交叉融合、协同发展和相互支撑的学科模式,建设基于相关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在探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过程中开展前沿研究、技术发展和工程实现的交叉学科,走出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赛道。打造人才自主培养新高地。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战略部署,我们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探索以红色基因为内核的思政教育新模式,系统提升师生的政治素养和家国情怀。遵循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以一流专业建设牵引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以贯通培养的思维、以专业核心知识图谱为重点重塑培养方案,持续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重构从招生到就业的全员全程育人体系,助推学生多元化成长,打造以扎根铸魂为基础的育人育才新生态。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具体要求。我们要深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和关键产业重点单位,整合教学与创新资源,协同教育与科研过程,引入行业导师、国家重大工程技术专家等参与协同育人,建设面向战略领域的实践育人平台,打造多层次校地校企合作网络和发展共同体。探索实践高水平的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之路,促进校地、校企合作体系在人才、科技、产业和教育领域的深度互联中不断跃迁,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立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作为浙江大学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主战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始终与国家和区域海洋发展战略同频共振,持续探索高水平大学办海洋学科、培养高层次海洋人才之路。面向海洋强国建设和海洋科技发展对海洋人才的需求,基于海洋环境复杂性对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工程与技术本科专业,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交叉融合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科-工-信”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科学编制了符合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需求、专业领域预期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格、素质、能力合集,涵盖家国情怀、专业理想、敬业精神,知识学习、分析设计、创新研究,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工程管理等。结合国内海洋类人才培养实际,打通海洋、工程、信息、人文等学科壁垒,精心设计思政人文+数理基础+海洋核心课程+海洋工程模块+海洋信息模块,构建了融合“科-工-信”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以跨学科核心课程为特征的培养方案。形成了“校-地-所”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发挥名校名城、名所名企的创新优势,整合各自在重点学科、创新团队、高端人才等优质资源,创造性地开辟了“校-地-所”科教协同的人才培养途径,全面支撑海洋人才综合能力塑造。发挥学校学科综合和一流科教试验设施群等优势,打造“校区-海试场-科技示范岛”三位一体科教融合育人空间,强化科学训练,培育学生卓越创新能力;依托宁波-舟山港世界第一大港的独特海洋区位优势和舟山市海岛众多的自然资源禀赋,校地协同引导学生进入甬舟高铁工程、宁波-舟山港、东海舰队等实习实践,深化专业认知,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利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国家涉海科研机构海洋科技创新优势,校所协同带领学生参与大洋科考、极地科考、载人深潜等科研实践,把校内教育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实现对海洋学子更高层次的引领。走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将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建设好海洋交叉学科和专业,培养更多交叉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为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作出更大贡献。(作者为浙江大学党委常委、海洋学院院长)
文字编辑:戴路新媒体编辑:刘潇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