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城市水文灾害仿真
随着智慧城市理念不断变革和数字孪生相关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孪生在城市尺度的应用促使“数字孪生城市”概念应运而生。通过结合BIM/CIM模型和多尺度CFD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实现从几百平方公里的极端天气预测、城市内涝情景分析到几厘米管道排水分析,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城市水文灾害仿真技术助力城市气候韧性提升。
01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全国各地开展韧性城市建设方案落地。北京市明确提出将建成50个韧性社区街区或项目。重庆市提出将构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广州市指出构筑更具韧性的安全防护设施。南京市则提出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和安全保供能力。上海市也表示推进“气象科技创新,织密气象灾害监测网”。湖北省也指出在襄阳、宜昌两市试点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水文气象灾害是气候韧性城市建设遇到的主要挑战之一。在全球化气候变化与城市化的背景下,极端水文事件如风暴潮和暴雨内涝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等均有所增加。一方面针对城市灾害领域中的“预警—应对—恢复—更新”的关键环节为基础;另一方面从城市规划建设角度出发,通过提高建筑工程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采用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仿真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建筑方案设计以及施工运维项目赋能,助力城市气候韧性建设。
02多尺度水文灾害仿真技术
针对极端气象内涝事件引发的城市不同尺度系统灾害问题,研究团队综合搜集气象灾害实测、遥感信息、城市GIS以及BIM模型等多源信息,构建助力城市韧性提升的数字孪生城市新场景应用,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多尺度水文灾害仿真技术方案。通过城市模拟仿真计算,为可视化、可诊断、可预测、可决策的城市水文灾害管理平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基于CIM的多尺度城市内涝仿真集成技术方案
研究团队提出的多尺度水文灾害仿真技术方案,将城市水文灾害按尺度大小拆分为城市建筑群、园区以及局部基础设施等三个不同尺度。针对不同尺度存在的潜在风暴潮、内涝、暴雨等气象灾害问题,从城市建筑规划设计角度出发,利用我们的基于三维模型的水灾害仿真技术为实际工程设计和建造技术赋能,从而全面助力城市气候韧性提升。
研究团队在以下将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城市内涝仿真集成技术应用介绍。
03应用案例介绍
城市建筑群尺度
极端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南沿海地区遭受的潜在洪水灾害风险不容忽视。我们直接利用CIM(CityInformation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沿海城市建筑群模型开展洪水情景仿真,采用新一代无网格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快速实现亿万级网格划分和高性能并行计算,针对沿海城市建筑群系统开展了海啸冲击情景下水淹过程三维仿真研究,对理想建筑群洪水冲击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方法可靠性和准确性验证。
建筑群淹水过程仿真和方法验证
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已被仿真科学类T1级核心期刊《系统仿真学报》正刊录用发表(论文链接:年12期34卷-页)。
《系统仿真学报》由北京仿真中心和中国仿真学会联合主办,是中国仿真技术领域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学术刊物。
收录情况: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全球文献检索数据库Scopus收录◆英国科学文摘INSPEC收录◆仿真科学与技术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中国自动化学会推荐科技期刊目录A类◆计算机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2级◆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3级
◆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收录
在城市建筑群尺度,结合多年气象实测和中尺度气象数值模拟(如WRF),模拟和预测引发城市内涝的“百年一遇”强台风和暴雨等“黑天鹅”事件,评估城市遭受内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大小与严重程度。然后我们直接基于CIM城市模型底座开展建筑群中洪水传播路径分析,从而为智慧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海啸情景下城市洪水灾害数值模拟
风暴潮是沿海地区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在台风的作用下,沿海城市不仅承受着风荷载,同时也伴随海水的越浪现象。CIM内涝仿真技术通过多相流模型,建立风场、波浪场耦合的数值模型,将仿真分析应用到沿海城市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中,重点分析了三维台风风场时空演化分析和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沿海城市风暴潮数值模拟。
沿海海浪和风场耦合数值模拟
园区建筑尺度
在建筑园区尺度,我们将CFD仿真技术赋能建筑规划设计。针对新建和老旧城区改造,我们模拟了自然降雨过程,对考虑地形、建筑物、雨水井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灾害评估,从而为园区排水管网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自然降雨和地表径流仿真分析
研究团队直接基于GIS和建筑群模型信息,对大气边界层风驱雨和地表降水全过程进行分析,评估地形/建筑物以及雨水井等排水设施方案影响。通过对雨水径流流向,汇水区域划分进行研究,辅助排水管道设备的选型与调试。
风雨作用下的降雨分布
对于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地表短时间内强降雨是最直接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城市由于排水设施设计不合理、管路堵塞导致在暴雨情况下出现大规模积水。在实际设计中对于排水设施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地形来判断地表的径流走向。
细长排水渠排水过程仿真
降雨径流走向
局部基础设施尺度
对于屋面虹吸排水以及地表排水基础设施,经常会遇到非标构件与施工变更。基于三维模型的CFD仿真技术可以作为对历史规范和设计经验补充,为复杂结构排水设计提供依据。针对机场、工业厂房等大型屋面建筑,采用三维CFD算法详细分析虹吸雨水系统排水量和管道负压变化情况,验证不同极端降雨情景下排水性能表现,将积水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虹吸排水系统数值模拟
虹吸排水排水机理研究
针对某机场的虹吸消能井,通过CFD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瞬时气压对地面井盖的冲击作用,避免发生“翻井”的现象。由于虹吸雨水排水系统末端的水流速度偏大,其出口处水流所携带的动能会对雨水排水检查井和雨水排水管道会产生巨大冲击和振动噪声,容易引起空蚀、脉动、振动、磨损以及冲刷等破坏作用,从而降低检查井和管道设计寿命。通过数值模拟能够优化设计,降低不利影响。
雨水消能井排水过程分析
雨水消能井极端排水分析
04总结与展望
未来研究团队将持续研究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城市水文灾害仿真技术,引进工业领域系统仿真技术,深入结合实际工程设计和运维需求,为市政区域管网内涝和建筑给排水工程应用提供仿真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