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一流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院简介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是我国测绘领域内成立时间较早、专门从事测绘科学高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单位。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有60余年的历史。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在国内外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与科研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外聘兼职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辽宁省学术头雁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教授14人,副教授21人。
学院围绕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遥感图像处理、空间地理信息、惯性导航以及组合导航等领域开展研究。近五年完成各类项目近项,获批发明专利30余项,在国际国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余篇。
专业概况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在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以及其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本专业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具有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
毕业生主要在城市发展与规划、国土资源与开发、测绘、环境、交通工程、海洋、农业、林业、水利、国防建设等领域的科研单位、企业与行政管理及生产部门,从事与遥感技术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专业教学、科研工作。
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12人,%具有硕士学位、75%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人选2人、攀登学者1人,教师学缘结构合理,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
人才培养效果
本专业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确立“创一流学风、建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学生成才的规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工作新途径和新方法。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以校企协同合作教育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在对二、三年级学生开展科研训练与科技竞赛的基础上,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组建本科生科技创新团队。指导学生在全国测绘技能竞赛和辽宁省测绘之星竞赛、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国大学生测绘创新开发大赛等国家与省级竞赛获奖。
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促发了学生继续深造的热情,也得到了就业单位的认可。目前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考研率达到40%以上,毕业生考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专业培养方案简介
(1)培养目标
面向全国,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基础,掌握测量学、地图学、摄影测量学、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等遥感科学与技术领域专业基础知识,接受系统的遥感工程实践训练,具备遥感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能够在测绘地理信息及相关行业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的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信息化测绘、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等方面的生产、管理、开发、研究与教育工作,具有较强遥感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遥感数据处理程序开发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2)主干学科
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3)核心课程
测绘学基础、自然地理与地貌学、计算机视觉、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1)、遥感原理与应用(2)、遥感原理与应用(3)。
(4)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数字测图实习、摄影测量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综合实习、遥感工程实训、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专题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5)主要专业实验
测绘学基础、自然地理与地貌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程序设计基础、GNSS原理与应用、地图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图像处理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近景摄影测量、遥感软件使用、遥感原理与应用(2)、无人机测绘、遥感原理与应用(3)。
(6)修业年限
四年
(7)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8)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综合运用现代测绘与地理信息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在信息化测绘、遥感监测、遥感专题信息提取与制图方面具有突出的能力,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提供基础空间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