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遥感 >> 遥感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世界难题暴雨预报如何破院士专家来支招

来源:遥感 时间:2023/4/9

3月22日至24日

我国南方遭遇今年首轮

大范围强对流天气

多地出现暴雨

这只是今年汛期强降水的一个前奏

3月23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遭遇大风雷雨等强对流天气,城区还下起了冰雹图/文陈丽娜

近年来

全球范围内频现破纪录强降雨

极端强降雨事件层出不穷

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巨大考验

当地时间2月18日至21日,巴西圣保罗州多地发生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等灾害图/美联社

极端强降雨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科学防范应对?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祥德等专家

对此做出回应和解答

↓↓↓

“极端暴雨等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要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大气环境两个角度看。”

徐祥德说,一方面,全球变暖不仅改变了地球陆地大气温度状态及其分布格局,同时对海洋热力状况产生影响,进而引发气候状态变化加剧,打破了原有天气气候的稳定性,导致极端暴雨等异常天气多发、频发;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及大气污染排放引起的气溶胶,对降水气候格局改变起到一定作用。通俗地讲,气溶胶是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观测发现,气溶胶可导致雨滴变小,无法落地成雨,使其反而升上高空;当动力条件合适时,包裹着气溶胶的小雨滴在高空碰并增长,形成大雨滴,出现突发性降水。概而言之,气溶胶会抑制小量级降水,为大量级降水甚至强降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徐祥德表示,以前我国东部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经过蓝天工程治理,气溶胶影响问题明显改善,“因此,近年又出现毛毛雨回来的现象。”

暴雨东湖论坛召开供图/李傲

极端暴雨该如何防范?对此,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介绍,当前我国在大范围暴雨监测、预警方面,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技术体系和经验。在暴雨预报方面,目前我国主要依赖于数值预报模式、客观预报技术和预报员主观研判。近几年,中国气象局及各省市气象部门紧扣科技创新,在观测、预报、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极端暴雨预报预警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整体而言,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省市,对大范围暴雨预报、预警还是很有把握的,但是对局地小范围、突发性暴雨准确度和提前时效方面,还存在不足。气象部门正在通过加密雷达观测、加大新设备新观测资料应用、实施重点研发计划等举措,增强对中小尺度天气和短期天气的把握,弥补短期天气预报及人工预报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极端暴雨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在局地性突发极端暴雨监测与预报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徐祥德认为,面对挑战,应该推进卫星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强化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雷达网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垂直探测网络,增强垂直探测密度,以提升灾害性天气上游关键地区暴雨监测能力与预警水平。同时,加强地空天一体化多源信息数据提取、融合与同化分析,突破数值预报系统关键技术瓶颈,进一步提高数值预报时效性、精确度。

年6月18日,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双明镇陶源村遭暴雨侵袭图/俞雯萧

依托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简称“暴雨所”)成立的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于日前揭牌。“该实验室将通过开展长江流域暴雨观测野外科学试验、暴雨天气形成机理研究及气候特征分析,加强降水监测、预警、预报、预测技术和暴雨洪涝预警预报技术研发。”暴雨所所长崔春光介绍。

广告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作者:李傲徐明

编辑:张琳皓王美丽

审核:段昊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