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 冯斌供图
中新网湖州6月7日电(记者邵燕飞胡丰盛施紫楠)个“生态绿币”,可换一袋盐和酱油,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街道,杨阿姨拿着刚换购的商品满意离开。这样的兑换场景,正在浙江大地上演。
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对浙江来说并不是个新名词。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萌发地,16年间,浙江大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现实诠释。以德清县为例,近年来便深入推动数字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年,德清联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建成中国首个县域GEP核算决策支持系统(以下简称“GEP系统”),探索GEP核算体系从1.0版到2.0版的升级蜕变。
从GEP系统的建设,到以GEP核算科学量化生态价值,再到实现多场景应用,德清在“两山”转化改革上的探索,为浙江乃至全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技术方案。
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番茄种植大棚。施紫楠摄
意识“觉醒”:生态补偿实现绿水青山“可量化”
德清,地处浙江北部,先天的生态环境优势赋予其莫干山、下渚湖等自然景观,也让其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发展的各个方面。
走进德清莫干山镇北湖村(原兰树坑村),远远就能望见汩汩清水,从该村的污水处理终端经过净化后排出。在年水质检测中,该村水中总磷含量比上一年下降了50%,综合水质大幅改善。
以前,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如今,形成“村民护水、政府奖励、水质改善”良性循环。北湖村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德清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何谓生态补偿机制?在德清,国道以西的莫干山镇、筏头乡等西部地区是水源涵养区、生态林的集中分布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这些西部乡镇作出牺牲,经济条件最弱。
为了不让这些乡镇吃亏,5年,德清率先在浙江推出《关于建立西部乡镇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和多元筹资、定向补偿的原则,对这些西部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项目的建设实施补偿。
十余年来,生态补偿机制经历了数次深化完善。特别是GEP系统的推出,使得考核数据量化、可见,在让生态补偿思路越发清晰的同时,也为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
“以前我们是按照不发展工业地区农户所拥有的山林面积等为计算标准,发放定额的生态补偿资金。”德清县生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沈艳楠介绍,现在该县通过对该区域年度GEP绝对值、增长率、环境保护红线区GEP贡献率等指标计算,结合相应GDP数据,合理分配生态补偿资金,奖补更精准。
在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今天,特别是随着“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这一概念的提出,GEP正与GDP一起成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新标尺。
而基于GEP核算的生态补偿机制,也成为德清率先破题绿水青山“可量化”“有价化”工作道路上的一次先行实践,成为其意识“觉醒”的第一步。
村民在下渚湖街道“生态绿币”兑换驿站换购商品。施紫楠摄
数字“赋能”:地信产业基础优势助力机制改革
意识“觉醒”后,怎么走、往哪走,成为摆在德清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作为数字大省,浙江历来重视数字化转型,今年更是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浙江,吹响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号角。而德清,在数字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年,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落户德清,该县由此开启地信产业篇章;年,首届联合国世界地信大会的召开,更是让其成为浙江数字产业化的新高地。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德清以GEP系统为切入点,形成“一库一图一体系”,并进一步推动研究端向治理端延伸,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
目前,GEP系统已打通58个部门,导入9亿余条数据,将德清农林产品、水资源、大气环境等生态环境相关数据流汇聚形成“生态资源数据库”;再根据GEP核算标准,开发生态资产数量与质量的核算模型,通过核算模型量化形成GEP总值。
“简单地讲,我们把全县平方公里划成了一个个10米乘10米的小方格,每个方格的GEP都有精准数值,方格内的生态资产可以用统计分析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沈艳楠介绍。
运用“卫星遥感+图像解译+数据反译”等手段,GEP系统还打破了传统GEP核算精度低、单个项目生态价值转化难等问题,以GEP动态“一张图”精准呈现生态资产总量、变化、功能量、价值量,提升生态与经济相互转化的效率、能力、效果。
例如,针对目前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难、监测难、转化难、评估难、实现难等现状,项目全周期生态价值评估,成为德清开展GEP核算政府辅助决策应用数字化场景应用的举措之一。
“我们通过精细化评估调节服务等生态产品价值变化,开展项目准入期、建设期、运行期等全生命周期GEP生态价值评估,将评估结果运用于项目规划选址、‘标准地’竣工验收等多个领域。”德清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冯斌说。
如德清今年新引进的西子能源光热太阳能项目,便符合该县阜溪街道和雷甸镇两个地块落户条件。通过地块引入该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生态价值量的变化比对,最终项目选择落户阜溪街道。
德清县数字化改革体系。施紫楠摄
拓宽场景:GEP核算应用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生态价值转化应用前进道路上,如何将无形的生态资产转化为民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有形价值,推动GEP从治理端向服务端延伸,成为摆在地方面前的必答题。
面对难题,以GEP核算为基础的GEP绿色贷、“生态绿币”等应用应运而生。
落地阜溪街道龙胜村的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农业项目,便是受益者之一。
走进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的番茄玻璃温室内,数米高的藤蔓上挂满红透了的番茄。随着室内温度升高,头顶遮阳幕布自动开启,通风天窗也进行倾斜角度调整,以达到最合适的通风角度。
今年,GEP系统对该项目运行阶段的GEP核算进行评估,核算得到过去一年项目运行期间生态产品价值增长了万元,GEP总量达到万元,特别是固碳释氧、水质净化等产生的生态价值远高于传统项目。
基于评估结果,德清农商银行主动为企业减负,将该项目贷款执行年利率在原利率上优惠了28%。
“除了农业项目,工业和服务业项目也可以申请,项目正在建设期的也可以申请GEP核算,以GEP价值量作为重要信贷依据。目前,GEP绿色贷产品已上线湖州市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操作流程比较简便。”德清农商银行绿色金融部负责人沈佺说。
对此,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综合体项目负责人、北京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庆直言,“GEP核算评估,真正解决了项目难融资、生态资产难评估、评估结果难应用的问题。”
而与王晓庆同样尝到GEP核算甜头的,还有德清的千万民众。
坚持从民众需求出发,德清将GEP应用场景与“绿贷通”、“生态绿币”系统等服务端口业务贯通、流程衔接,打通政府治理与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为民众提供直接参与GEP应用的有效途径。
“二都村居民陈某英,成功完成了垃圾分类,获得绿币……”下渚湖街道“生态绿币”兑换驿站门口的数字大屏上,实时滚动着辖区居民的“生态绿币”信息。
在德清率先试行“生态绿币”奖励机制以来,通过引导生态绿色行为,下渚湖街道近几年GEP值增长率始终保持在5%以上,社会群体与生态建设在逐渐实践和完善中形成“绿色闭环”。
“我们将‘生态绿币’纳入‘数字乡村一张图’管理,并对接五水共治、环境整治、低碳行为等数据接口,在数据共享交互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管理。”下渚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国松说。
陈国松介绍,如今该街道通过“兑换点+加盟商”的方式,实现民众“生态绿币”线上线下快捷兑换。年,街道共计为民众兑换“生态绿币”万枚。
眼下,德清GEP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正让每一棵树木、每一寸土地的生态价值变得“肉眼可见”,进而实现规划布局更协调、考核决策更精准、价值转化更可用。
“GEP核算结果应用的最终目的,就是以‘小切口’为牵引,拓展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正如德清县副县长王振权所言,促进GEP向GDP有效转化,探索GEP、GDP“双提升”的治理模式、产业模式,正是“两山”转化题中的应有之义。(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