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章丘区审计局深入践行“两山”发展理念,开展山体修复治理审计项目,采取天上看、网上对、实地核的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地毯式”审计,极大提高了审计质效,为章丘区“做好靓的文章”贡献了审计力量。
无人机让审计人开了“天眼”
章丘区山体修复治理审计涉及32个项目,35个施工标段,审计范围广、线路长、资金量大,且清理废弃渣场数量多、分布散,人工一一核查耗时长、效率低,难以快速锁定疑点。鉴于以上困难,审计组大胆探索无人机遥感技术,由传统脚步丈量变成了精准指尖操作。近期,审计组采用无人机测量3个工程项目,共飞行1小时9分钟,飞行距离20.8千米,把人工测量6天的工作量,缩短到1个多小时完成,极大提高了审计效率。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审计效率,还让审计人员在项目现场“畅通无阻”。被修复的山体千疮百孔,悬崖峭壁让审计人员“高不可攀”,而无人机却能穿云而过,飞到几百米的高空,拍摄山顶情况,以铁的事实保证了审计结果的准确、公正性。在对官庄街道某山体进行现场审计时,审计组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却吃了“闭门羹”,原来入山的道路被封锁了。人员过不去,小巧的无人机却飞过障碍,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将现场情况清晰地拍摄下来。自从无人机技术应用到审计项目后,审计人犹如开了“天眼”,有效解决了坐车跑、现场找、去不了、看不全的难题。
用ArcGIS+GPS布下“地网”
如果说无人机是审计人的“天眼”,那么Arcgis和GPS系统就是审计人的“地网”。在现场审计中,利用无人机获取关键图形数据,使用ArcGIS软件提供的地理信息处理功能,建立图像空间模型,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实现了无人机技术与ArcGIS地理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核实该项目土石方清运工程的量既是此次审计重点也是工作难点,已经挖运的土石方按照传统审计办法难以复原工作量。审计组利用GPS技术,对该项目原已经挖运的土石方量以及拟置换40亩山地的土石方量进行复测。按照国家规定的测量规程、规范和相关技术参数,将测得的现状图与原始地形地貌图逐一比对分析,再根据规划部门下达的设计标高,采用方格网法,分别计算,精准核算出清运土石方工程量,确保了审计数据的准确无误。
没有爬不上去的山
即使有无人机、ArcGIS、GPS等“黑科技”助攻,审计工作也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轻松完成的。在审计现场,审计人的劳动堪比“挑山工”。山体修复审计项目中,为了精准测量绿化树高度和土层厚度,审计人员爬坡越坎、翻山越岭,实地核实数据,54岁老将张闻焕也不例外。组里年轻同志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劝她在山下等着。她却说,“没有审计人爬不上去的山,绿化工人能扛着树爬上去,我就能爬上去。”
经过审计组全体人员不懈努力,该项目共发现问题14项,提出审计建议6条。审计的关键在于审计成果的运用,一审了之,“屡审屡犯”,那么,审计等于白审。审计组为了提高整改效率,在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同时,就发现并经核实的问题及时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督促对方在审计期间审改结合、立审立改,审计促进作用发挥明显。目前,该审计项目刚结束,被审计单位已完成审计查出问题整6项,正在整改8项,整改完成率已达43%,区审计局将持续做好问题整改督导工作。
章丘区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高新技术提高审计质量,护航绿水青山,以初心使命守牢生态保护的“红线”,提高资金利用的“上线”,强化环境保护的“基线”。“我们相信审计护航绿色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绿色生态泉韵章丘也会越来越美。”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段婷婷通讯员郭广猛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