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年华
编辑:石亚琼
**
遥感,俗称“遥远的感知”。从太空中通过遥感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是遥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第一颗遥感卫星Landsat1,拉开了遥感民用的序幕。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火箭发射和卫星制造的高昂成本,遥感卫星一直是政府主导的项目,下游相关应用也以科研和政府项目为主。直到近十年来,随着对地观测商业需求的快速增长,遥感数据价格不断下探,面向民营领域的商业遥感应用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从预测大宗期货的产量,到监测农业地块的变化。从夜光指数探测城市活力,到雷达影像监测建筑安全。遥感的应用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然而,理想虽然美好,现实却非常骨感。遥感影像常常不连续,急需的时候却没法找到合适的影像。想要快速了解丰收的情况,打开平台却发现还是上个月的数据。
遥感当前有哪些应用?是什么在局限遥感的发展?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遥感应用的未来在哪里?
带着以上种种问题,36氪独家专访了佳格天地CEO张弓。张弓是南京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博士,毕业后前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在NASA工作8年后,于年回国创立佳格天地通过一个商业遥感应用多年从业者的视角,来看待遥感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本文结合访谈内容及36氪过往行业分析文章整理而成。
现状:农业是标准遥感产品的切入点
卫星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通讯、导航、遥感。遥感应用,通俗来讲,就是将遥感卫星在太空中拍摄到的影像,传输至地面并进行处理,形成产品去解决对地观测的需求。就像五官之中,眼睛处理的信号是最复杂的。遥感卫星的功能复杂度远高于通讯和导航卫星。在我国,通讯和导航卫星以国家项目为主,民营商业公司为辅。只有在遥感卫星领域,商业机构有更多机会参与进来,共同发展。
而遥感卫星家族有两兄弟,分别是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光学卫星发展时间长,影像处理技术相对成熟。光学卫星和我们人眼一模一样,白天能看见,晚上没有太阳光照射,便无法看到了。同时遇上云雾台风天气,能见度收到阻碍,就没法看到地面上的事物了。因此,基于光学卫星的应用常有很大的困扰,就怕遇上夜晚监测和多云多雨区域的需求,例如我国南方,夜晚长,雨水多,光学卫星就经常受到阻碍。而雷达卫星则完全不同,雷达卫星接受的信号不是人眼看到的可见光,而是可以穿过云雾的其他电磁波。因此,雷达卫星不受黑夜的影响和天气的限制。然而,雷达卫星影像处理技术复杂,目前尚在发展中,因此基于雷达卫星的应用相对较少。
光学卫星无法监测台风下方的情况图片来源:佳格天地
佳格天地创始人兼CEO张弓表示,传统的遥感应用主要面向政府部门和机关单位,以国土测绘和统计部门为主,输出静态低频数据。例如统计农作物的产量,通过遥感影像拍摄处理后,输出成专题图的形式。然而,这类专题图的从制作到解读均有一定的学习门槛,且静态的专题图成果无法嵌入到其他应用中。因此,传统的应用一直无法走出专业用户的限制,很难面向更广阔市场形成商业化,市场容量也非常有限。
随着近几年,以佳格天地为代表的遥感应用企业,在逐渐开发更多面向商业市场的应用。监测需求高,范围广,传统监测手段成本太贵的领域是率先实现商业突破的行业,最典型的就是农业。农业的面积较大,我国的耕地占据了国土面积的14%,并且粮食作物的单亩收入较低,没法布置价格较高的物联网监测设备。无人机的作用在于给农田遥感数据进行定位和定标验证,以此来辅助卫星应用。农业具有空间尺度大、单位产值低、时间频率要求高等产业特性,并不像电力巡检等产值较高的使用场景,因此无人机遥感不能成为主流的农业数据获取方案。通过遥感卫星进行农田进行高频监测,实现产量预测、病虫害预防、灾害定损、种植指导等功能,是农业的产业特性决定的最佳解决方案。经过佳格天地这两年的扩展,标准化高频农业遥感应用也得到更多客户认知和使用。
张弓告诉36氪,一亩耕地的利润可能就数百元,而用物联网覆盖的成本就高达数百元,用卫星覆盖只需要几块钱。在商业领域的遥感应用中,与农业相关的应用可以占据50%以上,包括农业泛金融领域,例如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交易等。除了农业外,其他行业的需求也在一点点被挖掘。例如金融服务、应急管理、环保规划、减碳行动等。这些行业最核心的需求就是所需要监测的范围广,并且需要长时间、低成本的监测,因此非常适合遥感应用的特性。
城市建筑物提取识别应用图片来源:佳格天地
问题:数据不够连贯,标准程度太低,无法满足需求
说起遥感应用的痛点,无论是服务商还是使用者,都有一肚子苦水需要倒。对于服务商,遥感数据获取成本太高,标准化程度太低,数据不够连贯,都是行业服务当前的痛点。对于使用者而言,最关心的就是数据的连续性和精度。然而,单颗遥感卫星本身对地面的拍摄频率有限,往往还受限于网络速度,也不是所有获取的数据都能下传至地面,再加上云雾等天气的局限性,就让输出连贯数据这件事情难上加难。同时,在遥感卫星设计时,行业内并没有形成非常统一的标准,导致数据标准化程度太低,经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数据标准化。
“这不是最后一公里,是最后的一千公里。”张弓表示,遥感数据标准化程度太低了,更广泛的应用需要行业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我国的环境和发展阶段,也对遥感应用的具体落地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以农业为例,相对于欧美的大农场种植,我国的农业耕地更加细碎化,包含许多小面积和不规则形状的耕地,这就对遥感应用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在农业保险领域,农业灾害面积的定损对面积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如何准确计算出受损面积,是保险公司理赔的关键所在。
类似于计算出农业受损面积这样的需求点,是遥感应用当前需要发展的核心所在。传统的遥感应用长期与外界脱离,与其他企业的对接程度远远不够。遥感应用的核心是如何让外行用户也能使用。例如保险公司需要的不是专题图,也不是数据报告,而是能嵌入到他们理赔环节中的数据对接系统。如何深度理解用户的需求,将遥感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其他行业人员能够理解的语言,并且直接嵌入到对方的处理流程中,是当前许多遥感应用服务商正在努力的方向。
当外行用户了解遥感应用的时候,常常有一个误区,就是看遥感数据的储存量。遥感数据作为一个实时更新的数据,实际上复用率非常低。作为上游的遥感数据提供商,可以建设相应的数据中心以储存分发数据。但是对于下游的遥感应用提供商,最合适的数据应用方式应该是通过一个云端架构,在有需要的时间获取数据。对于服务商而言,比拼遥感数据数据储存量是非常没有必要的事情。
农业项目验标照片图片来源:佳格天地
未来:输出连贯数据,打造数字地球
连贯地产出数据,是遥感应用未来的必经之路。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在现实中却是行业发展最大的痛点。无论是农业监测还是金融应用或者是应急管理,一旦缺了一个时间节点,或者少了哪个区域,用户的使用体验都会大打折扣,降低对产品的信任。
张弓告诉36氪,想要打造一个周频的连贯数据体系,可能需要日频更新的数据。但连贯输出数据的核心,并不是发射更多的遥感卫星生产数据,而是打造一个合适的平台进行数据融合,将所有的数据对接在一块,弥补不同数据的缺陷。
连贯地输出数据,为的是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字地球,在虚拟世界中模拟出地球的动态。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领域当前都在发力,希望率先通过需求进行技术的牵引,打造出数字地球应用。相比于其他领域自下而上构建的方式,未来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进行数据拼接的工作,遥感数据搭建的数字地球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体系,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
打造数字地球应用的好处,可以将遥感应用服务商从重复劳动的项目制枷锁中释放出来,转变为标准化可复制产品的输出。产品流程将从“客户需求-人工获取数据-手动处理数据-输出结果”,转变为“自动获取处理数据-客户需求-输出结果”。
图片来源:佳格天地
对于外界经常担心的遥感数据受到国际局势影响的问题,在张弓看来,遥感数据一定是会呈现越来越开放的趋势。因为遥感卫星拍摄地球表面,拍摄对象都是一致的,以现有的手段也无法禁止卫星在太空中拍摄某个区域。因此,遥感数据会逐渐往公共产品的方向走,开放力度会越来越大。未来,基于不同遥感数据打造出来的产品,在监测同一事物时,将产生相同的定量结果,例如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等数据内容。这就是遥感数据的公信力所在。
张弓表示,遥感未来一定是非常有前景的应用。因为遥感影像是公共数据,公共数据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有公信力,能够得到大家认可。
面向未来,张弓认为中国的遥感应用服务商在技术和服务上一定领先于欧美。因为我们的国情比较特殊,对于影像精度的要求更高,也更需要企业拓展外界应用的能力。认清行业的痛点和发展方向,努力去对接需求,一个一个拓展行业,将是遥感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