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技术。
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全球的环境、寻找自然资源、估计农业收成、观测天气、观察宇宙,以及监测森林火灾,并向用户发布这些消息。
遥感卫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对地球进行观测的人造卫星。简单的说,就是对地球进行“探测、拍照”,获取相关影像和信息的卫星。
遥感卫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
此后,遥感卫星的技术和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为世界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年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美国遥感卫星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年11月26日中国首次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此后我国的遥感卫星发展,可以说是“后来居上”。目前已经形成了数百颗遥感卫星在轨运行,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全谱段、全覆盖对地观测。
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使用现代仪器收集关于地球陆地、海洋和大气的有关信息,在应用中具有有几个典型的优势。
01观测覆盖范围大
遥感卫星身处太空的“制高点”,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使用敏感器能“看”到一片宽阔的区域。
02能进行重复连续观测
遥感卫星可以定期对同一个区域进行周期性观测,有利于监测目标的变化。
03数据采集快
遥感卫星可以通过地面站实时或接近实时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对突出事件较为快速的做出反应。
04数据量大
遥感卫星大范围的观测,可以收集大量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数据,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地质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分类,可以把遥感卫星分为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海洋卫星等三个类型。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是以搜集气象数据为主要任务的遥感卫星,用于预测天气情况和气候变化。全国天气预报通常都是从卫星得到的地球趋势图开始的。
只要扫上一眼,任何人都能说出哪里是晴天,哪里是多云。如果卫星图片是动态的,很容提看出云团和风暴的趋势。
通过跟踪台风和其他灾害性天气的形迹,每年可以拯救无数的生命,避免数量庞大的经济损失。例如美国的GEOS系列、欧洲的METOP系列和中国的风云系列卫星都是气象卫星。
陆地卫星
陆地卫星是用于探测地球资源与环境的遥感卫星,卫星数据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度多个行业。美国的landsat系列、中国的高分系列卫星、陆地探测一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都是典型的陆地卫星。
其中,年发射的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构建了全球首个用于地表形变干涉测量应用的L波段雷达遥感双星星座;还可双星绕飞构建全球首个L波段分布式编队多极化干涉SAR卫星系统,实现高精度地形测绘。
海洋卫星
海洋卫星主要服务于深海前沿研究、气候预报和海洋环境预报,是探索蓝色海洋的利器,主要用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污染监测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美国Seasat-A卫星、中国海洋系列卫星都是专用于海洋资源监测和调查的卫星。
利用这些技术先进的遥感卫星,我们能对所生活的世界更加了解,我们也越来越依赖卫星的能力来描绘整个地球。后续,随着遥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卫星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重访率及精度稳步提升,遥感卫星功能必然日趋强大,遥感卫星数据也将越来越丰富,也必然会带动空间信息产业的大幅发展。
“薛海相商业航天观察”,纵横太空经济时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