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也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建院20周年,聚焦“四史”主题,学院组织青年对各专业老教授、老党员和先进人物进行访谈采写,深入挖掘他们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光荣事迹。通过他们的回忆,勾画出学院在党的领导下,和党一起成长、一起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通过他们的讲述,了解不同时期的专业史、北大史、科技史、社会史和党史;通过他们的事迹,为我们践行“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的誓言提供精神食粮。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们的风采,感受曾经的奋斗历程。
采访人:
宋婉婷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级1班本科生
徐玥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级5班本科生
贾天依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级1班本科生
人生的汪洋总是浪起浪息,
可怎样的人生才能永立潮头?
人生的长空总是云涌云散,
可怎样的人生才能天高任飞?
人生的迷途总是山重水复,
可怎样的人生才能直抵所向?
马蔼乃老师用八十五年的风雨岁月,
说出了她的答案。
人物资料卡
马蔼乃,年生人,籍贯上海。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分别在北京大学地空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所、信息科学学院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以及哲学系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担任研究职位。马蔼乃是我国著名地理学、遥感技术与应用领域的领军人物,其后的研究更覆盖知识集合与人类文明、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思想和大成智慧教育等诸多领域。
从地理学到地理科学
马蔼乃老师出生自上海的书香门第,马老师的爷爷是上海商务印书馆英文编辑,爱好研究数学。舅舅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自幼便饱受家中浓厚的学术氛围的熏陶,她从小就展露出对理科研究浓厚的兴趣和卓越的能力,家中长辈也对于她能继续在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寄予厚望。但在年高考填报志愿时,马老师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地理学。马老师回忆起往事的时候眼带笑意,仿佛回到了六十三年前的那个夏天,将她对地理学科的美好愿景娓娓道来,她说:“物理和数学都是发展了很多年的成熟的科学,而在那时地理学才刚刚起步。成熟的科学需要的是锦上添花的研究者,而刚起步的科学需要的是雪中送炭的研究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都想去做那个雪中送炭的人。”
从此马老师踏上了在地理学科的征途,她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于地理学科科学化之路的探索。马老师认为,只要地理学能通过定量化成为地理科学,它就永远不会消失。
“定量化”,这个在现在看来可以被称之为是地理科学研究基础的东西,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于刚刚起步的地理科学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即使马老师拥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她仍然感到还远远不够。地理学是一门实践的学科,不是坐在书桌前拿着笔依靠想象就能实现定量化的学科。为了构画地貌现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马老师亲自前往每一个地貌野外观测点进行亲自观测——火山、河流、泥石流、喀斯特、冰川、冻土等等,无论环境多么艰险,条件多么困难,马老师从未懈怠。求索三十寒暑,马老师终于完成了对各种地貌的精准的数学模型构建,在马老师编写的《动力地貌学概论》一书中,对几乎全部的地貌现象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构建了当今地理科学观测、预测模型的基础,为我国之后地理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地理学到地理科学,并非易事,甚至于提出这个想法,都并非易事。但是马老师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有些重任或许并非时代赋予,而是时代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们主动探索,带领着整个时代向前走去。
用数理的逻辑看待地理学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马老师认为,“地理学是介于自然与人文科学之间的科学,只是在之前,很多人都喜欢用文科的方式去研究地理。但其实对于这样的跨学科专业,需要运用类比逻辑建立一套属于这个学科的话语体系和研究逻辑,如果没有内在的研究逻辑,那么这门学科也就很难被称为科学了。”
马老师深知类比逻辑的魅力,也正因如此,她在诸多跨学科课题上都取得了卓越成果——包括水文地貌、遥感信息、人地信息等等,每一个课题都横跨了数学、物理、地理、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马老师运用类比逻辑,结合自身扎实的数理基础,成功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数学模型构建。
马老师说到兴起时,骄傲的向我们介绍她曾应邀对我国中医科学中的“气”进行了数学模型的构建。在马老师通过类比逻辑寻找科学研究中的研究逻辑的科学精神之下,她甚至能将大众看起来玄之又玄的人体的“气”通过数理的方式形象的表现出来,这无疑是令人震撼的!
定量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而研究逻辑就是实现定量化的坚实的根基!
要做踏实,有担当的学者
年,是马蔼乃老师踏足地理科学的第十一个年头,同时对于整个中国社会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文化大革命给当时每一位学者的研究都带来了冲击,但马老师在讲述到这段往事的时候她并不觉得遗憾。
那是一段不平凡的岁月,但也正是不平凡的岁月培养了马老师坚韧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科学要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上山下乡的劳动经历使得马老师深刻的感知到了民生艰难,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也让马老师深刻的体会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人民的愿望与国家的希望。
讲述到这里时,马老师的声音忽然的低沉了下去,沉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老乡们握着我们的手,感慨我们是知识分子,是年轻人,能看到他们看不到的未来,那份粗糙的热气通过掌心传播到了我的身体里,这么多年过去也没有散去。”
马老师语重心长的叮嘱我们:“你们也是一样的,你们身上同样肩负着人民的希望,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不能辜负这份期待。”
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也让马老师意识到,财产和名誉都是身外之物,但一个人真正对于社会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马老师在学术界向来以人品高、学问深、口碑好而著称,这也源于她能够六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不问名利。
马蔼乃老师曾两次拒绝被评选为院士,外人对此津津乐道,但至于原因,从马蔼乃老师的口中说出显得十分朴实:“该来的自然会来的,无论我是不是院士,都是一样的做学问,做学问要的是身心清净,我不想用太多的时间去参加评审会,我需要有安静的时间去写作。事实上,我在退休前后,共完成了十二部专著,我想这是不当院士换来的,我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对马老师来说,当不当教授,当不当院士,都是一样的工作,学无止尽,马老师将这些谋求身外之名时间都用于学习和研究,在社会没有需求的时候就努力完善自身,在社会有需求的时候就深入到人民中去,深入到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中去。
是学者,也是老师
马老师数次谈及自己的身份认同,马老师认为一个像她这样的科研工作者,成就不应该仅限于个人研究上,也应该于教育成果上有所体现。
由于现在普遍不将教育和科研分开,在国外逐渐有了一种不太好的趋势——将学生视为老师做科研项目的劳动力。马蔼乃老师对于这种趋势十分不认可,她想起当年自己做导师的时候,教育宗旨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并支持学生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马老师说起几十年前她也有过一段相当艰难的学术研究时光,当时马老师的研究经费主要来自自然科学基金,但由于基金内部管理原因导致这笔经费迟迟未能到账。马老师当时带了许多学生没有这笔经费学生就没有生活费。马老师一咬牙,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短了学生们的吃喝,于是就把自己的工资分给学生们,并邀请学生们去她家中和她一起吃饭来节省生活费。那段日子虽然艰难,但是大家一起支撑了下来,只要是真正对学生有帮助,马老师就从不会后悔,而当年和马老师一起度过艰难岁月的学生们,如今也都成功的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马老师对于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自豪,她骄傲的翻出以前学生们的照片,这些学生和马老师的联系从未中断,马老师生日时学生们都会从世界各地飞回来和马老师一同庆祝。
站在学生们中间,马老师觉得自己从未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得逐渐远离这个世界,她站成了一棵大树,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聚集到她的树荫下,度过青涩的求知岁月,然后又奔向五湖四海而去,而马老师永恒的屹立在此,看着那些年轻的学者将她的精神传遍世界。
博学广知,不仅在单一学科
一踏入马老师家的大门,几乎所有来访者都会惊叹于马老师的书柜,遍布客厅、书房、走廊,领域涉及经济学、金融学、地理科学、物理学、数学、历史、心理学、文学、生命科学等等各个方面。据马老师家里的学生说,即马老师现在已经八十五岁了,她依旧坚持每天阅读至少六个小时。
时间对于马老师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她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广博的阅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变得愈加丰富和深刻,在马老师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岁月沉淀而成的包容、坚韧而强大的灵魂。
得益于马老师丰富的知识,马老师在退休之后进行了大量的其他领域的探索。马老师认为除了科研,教育和健康对于人类社会也同样重要,马老师进行了大量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探索,在中医学报等各个非地理学领域的刊物上也发表了许多有意义的文章。
人生会因为阅读而变得丰富而圆满,这种圆满是一种内在的圆满,一种逻辑自洽的圆满,在马霭乃老师的身上,这种圆满使得马老师看起来温和、平静而强大。
马老师家中的书柜,上面有各种各样的书,
绝不仅限于地理学相关
新时代,新青年
地空学院建院二十载,祖国也真正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马老师很欣赏这个时代中信息的流通之迅速,只要有网络,每一个人都可以听到北大教授的课程,而北大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并且在越来越快的进步,但同时一个人耳边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嘈杂。
科学的热点随时会变,并且每个人的经历和所感受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爱好也自然会不同,马老师很希望年轻学生能顺其自然,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而不要盲目追求研究热点问题。
从前有过一种说法“天下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但这句话似乎也同样适用。马老师认为既然选择了做学问,又确实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一定要真正的深入到学问中去,埋头做学问,对外界的喧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真正的为学术而愉悦。在这种安静的愉悦中,灵感就会迸发出来。
马老师还强调到:在愉悦中产生的灵感往往都是一念之间,要用逻辑思维去抓住它,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去钻研它,不要因为懒惰或者其他事物的干扰而错过灵感,如果最后真的能有成果,即使花上好几年的时间,那也是值得的。
马老师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并深入到学问中去安静、踏实地做实实在在的研究。
每日院史
21世纪的人类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同时也面对着深海、深地、深空探索的巨大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应运而生。
年10月26日,北京大学为顺应时代发展,推动学科融合和发展,整合原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地球物理学系的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空间物理学专业、北京大学遥感所以及城市与环境学系的GIS等专业,正式组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学院首任院长为陈运泰院士,党委书记为宋振清(女)。
来源:北大地空SESS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36.html